搜索
首页 《送僧澄观》 皆言澄观虽僧徒,公才吏用当今无。

皆言澄观虽僧徒,公才吏用当今无。

意思:都说澄观虽然僧侣,你才吏用当今没有。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送僧澄观》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澄观大师的才智和魅力。作者通过描绘澄观大师的建筑壮举,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首先,作者通过描绘澄观大师的建筑壮举,表达了对他的赞美之情。他建造的寺庙高耸入云,气势恢宏,吸引了众多商贾前来参观,也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作者通过描绘寺庙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对澄观大师的敬仰之情。 其次,作者通过描述澄观大师的才智和魅力,表达了对他的赞美之情。作者在诗中提到,澄观大师曾经在徐州担任官职,他的才智和魅力吸引了众多的贤能之士前来投奔他。作者还提到澄观大师是一位诗人,他的诗句清新脱俗,令人陶醉。这些描述都表达了作者对澄观大师的敬仰之情。 最后,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澄观大师的思念之情。作者在洛阳时,曾经听闻澄观大师的事迹,感到非常钦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作者未能亲自见到澄观大师,这让他感到非常遗憾。因此,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澄观大师的思念之情,并希望能够再次见到他。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澄观大师的敬仰和思念之情。通过描绘澄观大师的建筑壮举和才智魅力,以及表达对未能见到他的遗憾之情,这首诗展现了作者的深情厚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浮屠西来何施为,扰扰四海争奔驰。
构楼架阁切星汉,夸雄斗丽止者谁。
僧伽后出淮泗上,势到众佛尤恢奇。
越商胡贾脱身罪,珪璧满船宁计资。
清淮无波平如席,栏柱倾扶半天赤。
火烧水转扫地空,突兀便高三百尺。
影沈潭底龙惊遁,当昼无云跨虚碧。
借问经营本何人,道人澄观名籍籍。
愈昔从军大梁下,往来满屋贤豪者。
皆言澄观虽僧徒,公才吏用当今无。
后从徐州辟书至,纷纷过客何由记。
人言澄观乃诗人,一座竞吟诗句新。
向风长叹不可见,我欲收敛加冠巾。
洛阳穷秋厌穷独,丁丁啄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公才

    读音:gōng cái

    繁体字:公才

    意思:谓可与三公相当的才能。
      ▶《三国志•魏志•崔琰传》:“琰又名之曰:‘孙(孙礼)疏亮亢烈,刚简能断,卢(卢毓)清警明理,百练不消,皆公才也。’”唐·刘长卿《哭陈歙州》诗:“儒行公才

  • 僧徒

    读音:sēng tú

    繁体字:僧徒

    英语:Buddhist monk

    意思:僧人,僧众。
      ▶《魏书•释老志》:“太祖闻其名,诏以礼徵赴京师,后以为道人统,绾摄僧徒。”
      ▶唐·韩愈《

  • 当今

    读音:dāng jīn

    繁体字:噹今

    短语:王 帝王 君 君主 可汗 统治者 陛下 帝 皇帝 沙皇 上 天子 国王 国君

    英语:nowadays

    意思:

  • 才吏

    读音:cái lì

    繁体字:才吏

    意思:有才干的官吏。旧题唐·柳宗元《龙城录•贾奭着书仙去》:“﹝贾奭﹞为人谨顺少调,官河南尉,才吏也。”
      ▶宋·陆游《题梁山军瑞丰亭》诗:“峡中地褊常苦贫,政令愈简民愈淳。本来无事只畏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