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简月阇黎》 老来无复论诗乐,政欲相从寂寞滨。

老来无复论诗乐,政欲相从寂寞滨。

意思:老来无再谈论诗和音乐,正想跟着寂寞边。

出自作者[宋]李洪的《简月阇黎》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隐居西湖边寺院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过去为官生涯的悔恨,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句“吏隐他年并海漘,倦游悔现宰官身”中,“吏隐”指的是做官同时又隐居,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倦游”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为官生涯的悔恨,“悔现宰官身”中的“宰官”指的是官吏,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反思,认为从官的经历让自己失去了太多。 “谁知西子湖边寺,重见东林社里人”表达了作者在归隐后,重新见到过去的友人,感到非常高兴。 “堆案楞伽三昧胜,谈经优钵一花新”中,“堆案”指的是书籍堆积如山,作者对佛经的研读更加深入,“三昧”指的是禅定,作者对禅定的领悟更加高深。“谈经”指的是与友人谈论佛经,“优钵”是佛经中提到的花名,作者与友人在谈论佛经时,仿佛又看到了新的花。 “老来无复论诗乐,政欲相从寂寞滨”中,“老来无复论诗乐”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诗文生活已经不再留恋,只想在寂寞的湖边过着安静的生活。“政欲相从寂寞滨”中的“政”是语气词,表示确认,“相从”表示跟随、相伴,整句表达了作者只想与友人一起在湖边过着归隐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为官生涯的悔恨和反思,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禅定、佛经的领悟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友人的怀念和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吏隐他年并海漘,倦游悔现宰官身。
谁知西子湖边寺,重见东林社里人。
堆案楞伽三昧胜,谈经优钵一花新。
老来无复论诗乐,政欲相从寂寞滨。

关键词解释

  • 老来

    读音:lǎo lái

    繁体字:老來

    意思:(老来,老来)
    年老之后。
      ▶唐·杜甫《哭韦大夫之晋》诗:“童孺交游尽,喧卑俗事牵。老来多涕泪,情在强诗篇。”
      ▶宋·陆游《孤坐无聊每思江湖之适》诗:“老来阅尽

  • 诗乐

    读音:shī lè

    繁体字:詩樂

    意思:(诗乐,诗乐)
    指合乐的诗歌。
      ▶《汉书•武帝纪赞》:“协音律,作诗乐。”
      ▶梁启超《渊实君译中国诗乐之变迁与戏曲之关系》:“清承明旧,专用八股。八股之为物,其性

  • 寂寞

    读音:jì mò

    繁体字:寂寞

    短语:寂 众叛亲离 落寞

    英语:lonesome

    意思:
     1.空虚无物。
      ▶《吕氏春秋•审分》:“是故于全乎去能,于假乎

  • 无复

    读音:wú fù

    繁体字:無復

    意思:(无复,无复)

     1.不再,不会再次。
      ▶《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
      ▶陈奇猷校释:“此文意谓诈伪之道,虽今可以苟且得利,后将

  • 乐政

    读音:lè zhèng

    繁体字:樂政

    意思:(乐政,乐政)
    有关音乐的事宜。
      ▶《周礼•春官•乐师》:“凡乐,掌其序事,治其乐政。”
      ▶孔颖达疏:“‘治其乐政’者,谓治理乐声,使得其正,不淫放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