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袖双双并,红妆面面开。
意思:翠袖双双都,红色化妆面面开。
出自作者[明]蒋山卿的《采莲曲(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春游》,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卷,表达了游春女子的美丽、活泼和纯真。
首句“翠袖双双并,红妆面面开”,以并排的双袖、红妆的面容开篇,直接点明诗中主角——两位游春的女子。她们翠袖轻盈,红妆娇嫩,双双并肩而行,共同享受这美好的春日时光。
“数声摇橹过,一道唱歌来”描绘了船夫摇橹经过时的场景,两位女子歌声飘荡,相互应和,欢快地唱着歌儿。这一句不仅展现了两位女子的快乐心情,也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春日行船图。
“叶密藏难见,花深去不回”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和她们所处的环境。树叶茂密,遮掩了她们的面容,让人难以一见倾心;花丛深处,她们欢笑着游玩,让人流连忘返。这两句既描绘了环境,也烘托了女子的美丽和纯真。
最后,“小姑相结伴,夫婿莫疑猜”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对女子的赞美。小姑们结伴游玩,无忧无虑,而女子们也希望自己的夫婿不要怀疑和猜忌,展现出她们的纯真和美好。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游女的美丽、活泼和纯真,语言清新自然,画面生动活泼,情感真挚动人。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同时也对女子的纯真和美好表示赞美和感慨。
相关句子
- 双双素手剪不成,两两红妆笑相向。-- 出自《行路难·君不见建章宫中金明枝》作者:[唐]崔颢
- 更无蔟蔟红妆点,犹有双双翠羽来。-- 出自《题延寿坊东南角古池》作者:[唐]吴融
- 小红妆。-- 出自《花间诉衷情》作者:[元]邵亨贞
- 红妆倾国。-- 出自《减字木兰花 崔女郎像》作者:[元]邵亨贞
- 况有红妆。-- 出自《夏初临·泛水新荷》作者:[宋]刘泾
- 睡损红妆。-- 出自《画堂春·东风吹柳日初长》作者:[宋]黄庭坚
- 睡损红妆。-- 出自《画堂春·东风吹柳日初长》作者:[宋]秦观
- 红妆浅黛眉。-- 出自《阮郎归·玉肌花脸柳腰肢》作者:[宋]欧阳修
- 争似红妆。-- 出自《采桑子·南枝淡伫无妖艳》作者:[宋]无名氏
- 红妆与明镜。-- 出自《织女赠牵牛诗》作者:[南北朝]沈约
- 红妆好颜色。-- 出自《赠王主簿诗 一》作者:[南北朝]谢朓
- 初日照红妆。-- 出自《和衡阳殿下高楼看妓诗》作者:[隋]江总
- 仙桂双双好。-- 出自《菩萨蛮·希夷本是儒先祖》作者:[宋]甄良友
- 帘幕燕双双。-- 出自《菩萨蛮·画楼影蘸清溪水》作者:[宋]辛弃疾
- 燕子双双。-- 出自《采桑子·春风不负东君信》作者:[宋]晏殊
- 燕双双。-- 出自《酒泉子·流水无情》作者:[宋]辛弃疾
- 双双泪眼生。-- 出自《昭君辞应诏》作者:[南北朝]庾信
- 双双平地仙。-- 出自《菩萨蛮·史君家枕吴波碧》作者:[宋]张孝祥
- 晴日双双飞下。-- 出自《清平乐·黄花过也》作者:[宋]晁补之
- 双双相并。-- 出自《减字木兰花·双双相并》作者:[宋]程垓
- 一双双。-- 出自《豆叶黄/忆王孙》作者:[宋]吕渭老
- 飞去自双双。-- 出自《菩萨蛮·飞英不向枝头住》作者:[宋]蔡伸
- 翠袖凝斑。-- 出自《画堂春·东风吹雨破花悭》作者:[宋]郑域
- 翠袖阑干。-- 出自《减字木兰花·玉烟浮动》作者:[宋]范成大
- 翠袖轮纤指。-- 出自《菩萨蛮·小楼不放珠帘卷》作者:[宋]向滈
- 低垂双翠袖。-- 出自《菩萨蛮·云屏月帐孤鸾恨》作者:[宋]向滈
-
烦翠袖,把金荷。-- 出自《鹧鸪天·尊酒年年乐事多》作者:[宋]周紫芝
- 玉纤呵翠袖。-- 出自《菩萨蛮·蓬山学士文章伯》作者:[宋]姜特立
- 翠袖怯春寒。-- 出自《菩萨蛮·飞云障碧江天暮》作者:[宋]杨冠卿
- 翠袖薰兰麝。-- 出自《菩萨蛮·玉琴不疗文园病》作者:[宋]洪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