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香印废晨烧,金锡当门照寂寥。
意思:佛前香印废晨烧,铜锡在门照寂寥。
出自作者[唐]郑遨的《题病僧寮》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僧人生活的诗。诗人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僧人清静、超脱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对僧人孤独、病困生活的同情和关怀。
首句“佛前香印废晨烧”,描绘了僧人在清晨时分,为了敬佛而点燃香火的场景。这里的“香印”指的是用来印制佛像的印章,而“废晨烧”则表示僧人已经将这个仪式进行了很久,以至于到了早晨仍然在继续。这句诗表现了僧人虔诚的信仰和对佛教的执着追求。
第二句“金锡当门照寂寥”,描述了僧人手中的金锡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映照出一片寂静的景象。这里的“金锡”是僧人常用的法器,象征着佛法的传承。而“寂寥”则暗示了僧人生活的孤独和超脱。这句诗通过对比阳光下的金锡与周围的寂静,突显了僧人内心的宁静和超然。
第三句“童子不知师病困”,表现了小和尚对师父病情的无知和关切。这里的“童子”指的是年轻的僧人,他们尚未悟道,对世间的疾苦和病痛并不了解。而“师病困”则暗示了师父已经病重,需要关爱和照顾。这句诗通过小和尚的无知,反衬出僧人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最后一句“报风吹折好芭蕉”,以自然景象来象征僧人生活的无常和脆弱。这里的“报风”是指突然袭来的风暴,而“好芭蕉”则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这句诗意味着,就像突如其来的风暴会摧毁美丽的芭蕉一样,僧人的生活也会受到各种无法预料的变故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僧人清静、超脱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对僧人孤独、病困生活的同情和关怀。诗人以佛教徒的视角,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