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董生悲不遇,萧条靖节赋閒情。
意思:慷慨董生悲不遇,萧条靖节赋闲情。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偶成》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落尽群芳未肯晴,重寻破褐尚寒生》。从诗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绘了作者在寒冬中独自寻访隐居之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首联“落尽群芳未肯晴,重寻破褐尚寒生”,描绘了寒冬中群芳凋零,芳草未尽的景象,而作者身着破旧的衣服,独自寻找隐居之地。这一联通过对比群芳凋零与破褐依旧,突出了寒冬的严酷,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坚韧不屈的精神。
颔联“风轻檐庑频来燕,雨合林园未有莺”,进一步描绘了寻访之地的生活气息。尽管天气寒冷,但屋檐下仍有燕子频繁地飞来,暗示了这里的生活气息浓厚。然而,由于天气阴雨连绵,树林园子中还没有莺儿的啼鸣。这一联通过燕子和莺儿的对比,展现了隐居之地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为下文的感慨做了铺垫。
颈联“慷慨董生悲不遇,萧条靖节赋閒情”,这一联引用了两个典故。“慷慨董生悲不遇”指的是董生因为不遇知音而悲叹,“萧条靖节赋閒情”则是指陶渊明因辞官归隐而闲情赋诗。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既有对知音难觅的悲叹,也有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尾联“倚楼看镜徒增叹,散发采薇真是清”,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作者倚楼望镜,却只能徒然叹息,因为现实生活并不如他所期望的那样。然而,他选择采薇而食,归隐山林,这正是他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寒冬中独自寻访隐居之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对比、典故等手法,使得诗歌内涵丰富,意味深长。同时,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