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吕缙叔诸君寄怀希用师》 白云中寄趣,浮世外安恬。

白云中寄趣,浮世外安恬。

意思:白云中寄去,浮世外安恬。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同吕缙叔诸君寄怀希用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方袍为佛者,学术以儒兼。迹慕山林逸,心从典籍潜。白云中寄趣,浮世外安恬。遐想观书室,焚香正下帘》是一首描绘文人雅趣的诗篇,它以儒释的融合、山林隐逸的向往、焚香读书的情境,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 首联“方袍为佛者,学术以儒兼。”中,“方袍为佛者”是一种象征,暗示诗人对佛教的尊重和理解,而“学术以儒兼”则表明诗人对儒学的热爱和追求,体现出诗人对儒释融合的追求。 颔联“迹慕山林逸,心从典籍潜。”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向往山林隐逸的生活,但又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只能从典籍中寻找慰藉和寄托。 颈联“白云中寄趣,浮世外安恬。”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能在白云中寻找到生活的乐趣,在浮世之外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尾联“遐想观书室,焚香正下帘。”描绘了诗人读书的场景,他想象着在观书室中焚香读书的情景,并下帘以保持室内安静和幽雅。这体现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儒释融合的追求,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这首诗充满了文人雅趣和诗意,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方袍为佛者,学术以儒兼。
迹慕山林逸,心从典籍潜。
白云中寄趣,浮世外安恬。
遐想观书室,焚香正下帘。
作者介绍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号铁冠道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后来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等职。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加强刑法,提出“三务”(即钦定土地、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和“三策”(即皇帝当巡视全国,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设立中书省,以督促各地政务;推行渔业、农业和水利事业),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提出了“太虚实落说”和“青阳三策论”等理论,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诗意;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代表作有《铁冠图》等。

关键词解释

  • 安恬

    读音:ān tián

    繁体字:安恬

    意思:
     1.安然恬静。
      ▶宋·陶谷《清异录•酒浆》:“﹝法常﹞尝谓同志云:‘酒天虚无,酒地绵邈,酒国安恬,无君臣贵贱之拘,无财利之图,无刑罚之避,陶陶焉,荡荡焉,其乐可得而量也

  • 白云

    读音:bái yún

    繁体字:白雲

    英语:white clouds

    意思:(白云,白云)

     1.白色的云。
      ▶《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庄

  • 世外

    读音:shì wài

    繁体字:世外

    意思:尘世之外;世俗之外。
      ▶唐·李白《杂题》诗序:“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王公家书》:“事在身外,身在世外,鸥波萍迹,足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