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挽艮岩梅府卿》 惟公独不肯,用板倒桓温。

惟公独不肯,用板倒桓温。

意思:您难道不肯,用木板倒桓温。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挽艮岩梅府卿》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通过对往事、人物和事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观点和感慨。 首句“往事括囊坤,元魁罪忍论”中,“往事括囊坤”描绘了历史的广阔背景,暗示了诗人所评价的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元魁罪忍论”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诗人对那个时代罪恶的深刻认识和批判。 “咸淳君蔑有,德佑国能存”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南宋末年政治的看法。诗人认为在咸淳和德佑年间,国家失去了应有的尊严和荣耀,国家命运堪忧。 “委曲都司笔,侵寻亚从门”两句诗,描绘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诗人认为当时的历史事件和政治斗争充满了曲折和复杂,需要谨慎处理,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惟公独不肯,用板倒桓温”两句诗,是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赞扬和对历史事件的总结。诗人认为只有那些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挑战权威的人,才能像桓温一样,改变历史的进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和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和对历史的反思。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评价,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和看法,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敢于挑战权威、改变历史的人的赞扬。这首诗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往事括囊坤,元魁罪忍论。
咸淳君蔑有,德佑国能存。
委曲都司笔,侵寻亚从门。
惟公独不肯,用板倒桓温。

关键词解释

  • 不肯

    读音:bù kěn

    繁体字:不肯

    英语:be unwilling to

    意思:不同意;不接受。
      ▶《谷梁传•宣公四年》:“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
      ▶唐·韩愈《汴州乱》诗之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