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张君玉赴宁江幕府七首》 冠剑堂堂仁寿公,昨提金鼓去平戎。

冠剑堂堂仁寿公,昨提金鼓去平戎。

意思:冠剑堂堂仁寿公,昨天提金鼓距平戎。

出自作者[宋]晁公溯的《送张君玉赴宁江幕府七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仁寿公出征的惋惜和祝福之情。 首句“冠剑堂堂仁寿公”,描绘了仁寿公英勇威武的形象,冠剑堂堂,意味着他是一位尊贵的将领,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这里的“冠剑”象征着荣誉和权力,而“堂堂”则表示仁寿公的气质非凡,令人敬仰。 第二句“昨提金鼓去平戎”,描述了仁寿公昨日已经带着金鼓(古代战争中用来指挥士兵的乐器)出征,要去平定战乱。这里的“平戎”指的是平定战乱,恢复国家的安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仁寿公的信任和期待,相信他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第三句“惜君不往分一矢”,表达了诗人对仁寿公未能亲自参战的惋惜之情。这里的“惜君”表示诗人对仁寿公的关爱,而“不往分一矢”则暗示了诗人希望能够与仁寿公并肩作战,共同为国家付出努力。 最后一句“共射佛狸江水中”,寓意着诗人希望仁寿公能够战胜敌人,将敌人击败在佛狸江水中。这里的“佛狸江”是指代敌国的象征,意味着诗人对仁寿公的信心和支持。 整首诗以豪迈的笔调展现了诗人对仁寿公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宁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冠剑堂堂仁寿公,昨提金鼓去平戎。
惜君不往分一矢,共射佛狸江水中。

关键词解释

  • 仁寿

    读音:rén shòu

    繁体字:仁壽

    英语:Renshou

    意思:(仁寿,仁寿)
    谓有仁德而长寿。语出《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邢昺疏:“言仁者少思寡欲,

  • 冠剑

    读音:guān jiàn

    繁体字:冠劍

    意思:(冠剑,冠剑)
    古代官员戴冠佩剑,因以“冠剑”指官职或官吏。
      ▶南朝·梁·江淹《到主簿日事诣右军建平王》:“常欲永辞冠剑,弋钓畎壑。”
      ▶宋·司马光《楚宫行

  • 堂堂

    读音:táng táng

    繁体字:堂堂

    英语:kinglike

    意思:
     1.形容盛大。
      ▶《晏子春秋•外篇上二》:“﹝齐景公﹞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
      ▶《文

  • 平戎

    读音:píng róng

    繁体字:平戎

    意思:原谓与戎人媾和。后指对外族采取和解政策,或平定外族。
      ▶《左传•僖公十二年》:“齐侯使管夷吾平戎于王,使隰朋平戎于晋。”
      ▶杜预注:“平,和也。”
      ▶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