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1.别处的山。 唐 郑谷 《登杭州城》诗:“潮来无别浦,水落见他山。” 宋 苏轼 《儋耳山》诗:“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
2.引申泛指山石。 唐 苗神客 《乙速孤神庆碑》:“於是爰勒他山,用旌斯烈。”参见“ 他山之石 ”。
3.指别处山上的石头。比喻磨砺自己,帮助自己成就的外力。《群书治要》卷四五引 汉
读音:yuè jué
繁体字:越絕
意思:(越绝,越绝) 1.越过,度过。 ▶《六韬•战车》:“越绝险阻、乘敌远行者,车之竭地也。” 2.引申为胜过。旧题唐·柳宗元《龙城录•阎立本
读音:shān yōu
繁体字:山幽
意思: 1.山的幽深之处。 ▶南朝·梁·张充《与王俭书》:“桂兰绮靡,丛杂于山幽;松柏森阴,相缭于涧曲。” ▶唐·王勃《别人》诗:“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