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卢公武应召北上》 用夏变夷遵礼乐,大书特笔法《春秋》。

用夏变夷遵礼乐,大书特笔法《春秋》。

意思:用夏季变夷遵循礼乐,大书特笔效法《春秋》。

出自作者[元]郭翼的《送卢公武应召北上》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前朝历史文献的收集和整理,以及朝廷对历史文化的重视。 首句“前朝图史已全收”描绘出文献收藏的丰富和全面,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和尊重。第二句“诏起丘园重纂修”则表达了朝廷对历史文化的重视,通过重新整理和修订,使这些历史文献得以流传下去。 第三句“用夏变夷遵礼乐”是对古代文化的赞美,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传承。第四句“大书特笔法《春秋》”则是对《春秋》等历史典籍的赞美,表达了对历史记载的严谨和公正。 第五句“金台墨泻朝挥洒”描绘了朝廷对文化事业的重视,通过设立金台,鼓励文人墨客献策献言,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第六句“银烛花消夜校雠”则描绘了夜以继日地校对文献的场景,表达了对文化工作的辛勤付出。 最后一句“进卷内廷承顾问,鹄袍端立殿西头”描绘了文化人在宫廷中的地位,他们受到朝廷的重视,被邀请进内廷接受顾问工作,并在宫廷中端立,为朝廷的文化事业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前朝的历史文化,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传承,同时也表达了朝廷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支持。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事业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国家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的期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前朝图史已全收,诏起丘园重纂修。
用夏变夷遵礼乐,大书特笔法《春秋》。
金台墨泻朝挥洒,银烛花消夜校雠。
进卷内廷承顾问,鹄袍端立殿西头。

关键词解释

  • 用夏变夷

    引用解释

    谓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其他民族。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 周 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后泛指 中国 。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孟子·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宋 叶适 《贺龚参政》:“岂徒因陋就简,袭制度於 汉 唐 之餘;必将用夏变夷,復版籍於祖宗之故。”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天父天兄大开

  • 遵礼

    读音:zūn lǐ

    繁体字:遵禮

    意思:(遵礼,遵礼)
    遵守礼法。
      ▶《汉书•成帝纪》:“公卿列侯亲属近臣,四方所则,未闻修身遵礼、同心忧国者也。”
      ▶唐太宗《咏司马彪<续汉志>》:“观仪不失序,遵礼方

  • 大书

    读音:dà shū

    繁体字:大書

    英语:professional storytelling in a local dialect

    意思:(大书,大书)

     1.谓写大字。
      ▶唐

  • 笔法

    读音:bǐ fǎ

    繁体字:筆法

    短语:笔势

    英语:technique of writing

    意思:
     补义条目
    制做毛笔的方法。
    ▶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

  • 春秋

    读音:chūn qiū

    繁体字:春秋

    短语:庚 年华 岁 齿 龄 年

    英语:spring and autumn

    意思:
     1.春季与秋季。
      ▶《礼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