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声声慢·寻寻觅觅》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意思: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出自作者[宋]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全文创作背景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活遭遇密切相关。当时,李清照正处于国破家亡,丈夫去世,颠沛流离的巨大痛苦之中。金兵入侵中原,北宋灭亡,这让她尝尽了亡国之恨。同时,她的丈夫赵明诚的去世也给她带来了深深的丧夫之哀。在这种背景下,李清照写下了这首《声声慢》,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中的“寻寻觅觅”反映了词人心中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全词表现了她空虚怅惘、失落迷茫的心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作者介绍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关键词解释

  • 梧桐

    读音:wú tóng

    繁体字:梧桐

    英语:(n) wutong tree (fermiana platanifolia), a lightweight and strong wood often used for musical instu

  • 细雨

    读音:xì yǔ

    繁体字:細雨

    短语:蒙蒙 烟雨

    英语:mizzle

    意思:(细雨,细雨)
    小雨。
      ▶南朝·梁简文帝《和湘东王首夏诗》:“冷风杂细雨,垂云助

  • 点点滴滴

    读音:拼音:diǎn diǎn dī dī

    点点滴滴的解释

    一点一滴,形容数量非常少。

    词语分解

    • 点点的解释 ∶表面上的小记号;一个一个的微小的斑点穿孔纸上透过点点的光斑 ∶细微的迹象或轻微的痕迹灰色中
  • 更兼

    引用解释

    更加上。《水浒传》第六一回:“惟此 北京 ,是 河北 第一个去处;更兼又是 梁中书 统领大军镇守,如何不摆得整齐?”《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自从 安老爷 的老太爷手里,因晚年好静,更兼家里人口稀少,住不了许多房间,又不肯轻弃祖业,倒把房子让给远房几家族人来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又办了祭品,委了典史太爷去祭那婆娘;更兼

  • 点滴

    读音:diǎn dī

    繁体字:點滴

    短语:少于 少数 些微 稀 一点儿 少许 些许 单薄 片 简单 鲜 星星点点 无几 有限 区区 寡 半点 一二 有数 星星 一丝 两 半

    英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