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汤公子(胤勣),应荐之京》 银管绿沈新草檄,丹书卢矢旧铭勋。

银管绿沈新草檄,丹书卢矢旧铭勋。

意思:银管绿沉新起草檄文,丹书卢矢旧铭功。

出自作者[明]先竹深府的《送汤公子(胤勣),应荐之京》

全文创作背景

《送汤公子(胤勣)应荐之京》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明代科举制度和社会背景。明代实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许多读书人为了求得功名,会努力学习,参加科举考试。这首诗中的汤公子(胤勣)就是一位准备应荐赴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诗人先竹深府为了表达对汤公子的祝福和鼓励,创作了这首诗。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对汤公子的赞赏和期望,同时也展示了明代社会对读书人的重视和推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襄武家风迥出群,奇才能武又能文。
剑锋足压三千士,笔陈还驱十万军。
银管绿沈新草檄,丹书卢矢旧铭勋。
临风自顾长缨在,醉袂苍茫欲赠君。

关键词解释

  • 铭勋

    读音:míng xūn

    繁体字:銘勛

    意思:(铭勋,铭勋)
    铭功。
      ▶《文选•张衡<东京赋>》:“铭勋彝器,歷世弥光。”
      ▶张铣注:“彝器,钟鼎,祖宗之器,以铭纪功勋也。”
      ▶唐·李德裕《幽

  • 草檄

    读音:cǎo xí

    繁体字:草檄

    意思:草拟檄文。亦泛指撰写官方文书。
      ▶《陈书•蔡景歷传》:“部分既毕,召令草檄,景歷援笔立成。”
      ▶唐·戴叔伦《送崔融》诗:“陈琳能草檄,含笑出长平。”
      ▶清·周

  • 丹书

    读音:dān shū

    繁体字:丹書

    意思:(丹书,丹书)

     1.古时以朱笔记载犯人罪状的文书。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初,斐豹,隶也,着于丹书。”
      ▶杜预注:“盖犯罪没为官奴,以丹书其罪

  • 银管

    读音:yín guǎn

    繁体字:銀管

    意思:(银管,银管)

     1.指饰银的毛笔管或白色的笔管。
      ▶南唐·韩定辞《答马彧》诗:“盛德好将银管述,丽词堪与雪儿歌。”一本作“银笔”。
      ▶元·袁桷《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