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天开图画》 夕阳妆点丹青树,烟雨和匀水墨梅。

夕阳妆点丹青树,烟雨和匀水墨梅。

意思:夕阳妆点丹青树,烟雨和均匀墨水梅。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题天开图画》

全文赏析

这首诗《四时风物现安排,醉上高楼肯豁开。》是一首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诗,它描绘了四季的风物,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首联“四时风物现安排,醉上高楼肯豁开。”中,“四时风物”指的是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和物产,“现安排”则表达了自然界的秩序和安排是早已存在的,无需人刻意安排。而“醉上高楼肯豁开”则表达了诗人愿意在高处,以开阔的视野去欣赏这些美丽的景色。 颔联“云散远山元不断,池成明月自然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云散远山”描绘了天空的辽阔和云朵的流动,“元不断”则表达了山峦连绵不断的景象。“池成明月自然来”则描绘了月光的洒落,如同自然形成的水池,无需人工安排。 颈联“夕阳妆点丹青树,烟雨和匀水墨梅。”则描绘了不同的静态美。“夕阳妆点”描绘了夕阳给树木增添的色彩,“丹青树”形象地描绘了树木在夕阳下的美丽。“烟雨和匀水墨梅”则描绘了烟雨中的梅花,如同水墨画中的梅,含蓄而美丽。 尾联“此是天工无尽巧,何曾染惹俗尘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认为大自然的美是无与伦比的,无需任何人为的染指和污染。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四季风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认为大自然的美是无穷无尽的,无需任何人为的干扰和破坏。这种思想在古代诗歌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强调了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也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四时风物现安排,醉上高楼肯豁开。
云散远山元不断,池成明月自然来。
夕阳妆点丹青树,烟雨和匀水墨梅。
此是天工无尽巧,何曾染惹俗尘埃。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关键词解释

  • 丹青

    读音:dān qīng

    繁体字:丹青

    短语:铅白 黛 锌钡白 墨

    英语:painting

    意思:
     1.丹砂和青雘,可作颜料。
      ▶《周礼•秋官•职金》:

  • 水墨

    引用解释

    1.水和墨。多用以指一种不着彩色,纯以水墨点染的绘画法。 唐 郑谷 《所知从事近藩偶有怀寄》诗:“水墨画松清睡眼,云霞仙氅挂吟身。” 宋 周紫芝 《西江月》词:“晚来秋水映残霞,水墨新描图画。” 元 汤垕 《画鉴·唐画》:“ 董元 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矾头,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麻皮皴;一样,著色,皴纹甚少,用色穠古。” 清 王

  • 烟雨

    解释

    烟雨 yānyǔ

    [misty rain] 像烟雾那样的细雨

    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烟雨空ň。——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 夕阳

    读音:xī yáng

    繁体字:夕陽

    短语:晚年 余生 风烛残年 暮年 残生 残年 龙钟 岁暮 天年 老年 余年

    英语:the setting sun

    意思:

  • 妆点

    读音:zhuāng diǎn

    繁体字:妝點

    英语:decorate; dressup; deck out

    意思:(参见妆点,粧点)

    近义词: 打扮

    <
  • 墨梅

    读音:mò méi

    繁体字:墨梅

    意思:墨画的梅。
      ▶宋·周密《志雅堂杂抄》:“衡州有花光山,长老仲仁能作墨梅,所谓花光梅是也。”
      ▶元·汤垕《画鉴》:“杨补之墨梅甚清绝,水仙亦奇,自号逃禅老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