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在军登城楼》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意思:戎衣服什么时候定,唱歌跳舞到长安。

出自作者[唐]骆宾王的《在军登城楼》

全文赏析

这首诗《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是一首描绘战争场景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联“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诗人以生动的描绘开始,描述了战争背景下的城市景象。风在城墙上呼啸,威风凛凛,给人以寒冷的感觉;江中的水气凝聚,寒冷而湿润。这些景象描绘出战争的紧张和严酷,同时也暗示了战事正酣,士兵们正在艰苦的战斗中。 颔联“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这里的“戎衣”指的是战争,诗人询问何时才能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然而,在战乱未息的情况下,人们只能暂时放下心中的忧虑,歌舞升平,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回到长安,过上平静的生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诗人对战争的结束没有期待,而是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深深忧虑交织在一起。 这首诗以战争为背景,通过描绘战争场景和表达对和平的渴望,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紧张而复杂的战争世界,引发人们对战争和和平的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作者介绍 骆宾王简介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他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

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又名李敬业)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敬业败,王那相斩其首降。

关键词解释

  • 戎衣

    解释

    戎衣 róngyī

    [military uniform] 军服、战衣

    引用解释

    1.军服,战衣。《书·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 孔 传:“衣,服也。一著戎服而灭 紂 。”一说谓用兵伐

  • 长安

    读音:cháng ān

    繁体字:長安

    英语:chang-an

    意思:(长安,长安)

     1.古都城名。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

  • 何日

    引用解释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读音:hé r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