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题磨剑室诗词后》 只惭洛下书生咏,洒泪新亭又一时。

只惭洛下书生咏,洒泪新亭又一时。

意思:洛下书生咏只是惭愧,洒泪新亭又一时。

出自作者[近代]柳亚子的《自题磨剑室诗词后》

全文赏析

这首诗饱含深沉的情感和壮志难酬的痛惜,同时也展现出一种坚韧不屈、激昂慷慨的气魄。 首联“剑态箫心不可羁,已教终古负初期”,以“剑态”与“箫心”形象描绘出诗人的刚毅与柔情,展现出一个具有文韬武略的英雄形象。然而,这样一位英雄却被束缚,无法施展才华,空负初心。这种表达充满了壮志难酬的痛苦与无奈。 颔联“能为顽石方除根,便作词人亦大痴”,诗人以“顽石”比喻难以改变的现实,即使面临如此困境,他依然决心铲除祸根,即使成为“词人”,被视为痴狂,也在所不惜。这一联充满了诗人坚定的决心和无畏的勇气。 颈联“但觉高歌动神鬼,不妨入世任妍媸”,诗人高歌壮志,感动神鬼,他无畏人世间的美丑,坦然面对世俗的评判。这一联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豁达胸襟。 尾联“只惭洛下书生咏,洒泪新亭又一时”,诗人对于只能以书生之身,流泪感叹,感到惭愧。这种表达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痛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壮志难酬的痛苦、坚定的决心、豪情壮志和豁达胸襟,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痛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剑态箫心不可羁,已教终古负初期?
能为顽石方除根,便作词人亦大痴。
但觉高歌动神鬼,不妨入世任妍媸。
只惭洛下书生咏,洒泪新亭又一时。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柳亚子(1887—1958),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人,出生于大胜村的港上港南中段。创办并主持南社。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四一二”政变后,被通缉,逃往日本。1928年回国,进行反蒋活动。抗日战争时期,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兼监察委员会主席、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央常务理事,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柳亚子曾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关键词解释

  • 新亭

    读音:xīn tíng

    繁体字:新亭

    英语:Sinjeong

    意思:亭名。故址在今江苏省·江宁县南。
      ▶三国·吴建,名临沧观。
      ▶晋安帝·隆安中丹阳尹司马恢之重修,名新亭。

  • 洒泪

    读音:sǎ lèi

    繁体字:灑淚

    短语:落泪 声泪俱下

    英语:shed tears

    意思:(洒泪,洒泪)
    挥泪。
      ▶三国·魏·曹植《鞞舞歌•灵芝篇》:“退咏

  • 书生

    解释

    书生 shūshēng

    (1) [intellectual;pedent;scholar]∶读书人

    白面书生

    (2) [copier]∶指抄写的人

    引用解释

    1.读书人。古时多

  • 洛下

    读音:luò xià

    繁体字:洛下

    意思:
     1.指洛阳城。
      ▶南朝·梁·刘令娴《祭夫徐悱文》:“调逸许中,声高洛下。”
      ▶宋·苏轼《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山西老将诗无敌,洛下书生语更妍。”

  • 一时

    读音:yī shí

    繁体字:一時

    短语:期 时期 时 时代 秋

    英语:momentary

    意思:(一时,一时)

     1.一个季度。
      ▶《国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