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郡亭》 况有虚白亭,坐见海门山。

况有虚白亭,坐见海门山。

意思:何况有虚白亭,坐见海门山。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郡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平旦起视事,亭午卧掩关。除亲簿领外,多在琴书前。》是作者在描述他的日常生活,他每天早晨处理公务,中午则掩关休息。除了处理公务之外,他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弹琴、读书上。 “除亲簿领外,多在琴书前”,这句诗描绘了他的生活方式,他并不只是简单地处理日常的文书工作,而是更倾向于在琴和书的世界中寻找乐趣和智慧。琴和书是两种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代表了优雅和智慧,这也反映出他对于生活的态度——从容、优雅、有深度。 “况有虚白亭,坐见海门山。潮来一凭槛,宾至一开筵”,这句诗描绘了他的生活环境,一个名为虚白亭的地方,可以看见海门山。每当潮来,他便会倚槛欣赏;宾客来访,便开筵招待。这体现了他的待人接物的态度,热情而又得体。 “持此聊过日,非忙亦非闲”,这句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理解,他认为这样的生活只是姑且度日,既不算是忙碌,也称不上是闲暇。这反映出他对于生活的平衡和理解,他懂得如何在忙碌和闲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过上一种既有意义又不过度劳累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从容、优雅、有深度、热爱生活、善于平衡的作者形象,他对待生活既不过度忙碌,也不过度闲暇,而是在琴书和山水之间寻找乐趣,这种生活态度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平旦起视事,亭午卧掩关。
除亲簿领外,多在琴书前。
况有虚白亭,坐见海门山。
潮来一凭槛,宾至一开筵。
终朝对云水,有时听管弦。
持此聊过日,非忙亦非闲。
山林太寂寞,朝阙空喧烦。
唯兹郡阁内,嚣静得中间。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海门

    读音:hǎi mén

    繁体字:海門

    英语:sea gate

    意思:(海门,海门)
    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唐·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宋·

  • 虚白

    读音:xū bái

    繁体字:虛白

    意思:(虚白,虚白)

     1.语本《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谓心中纯凈无欲。
      ▶《北史•隐逸传•徐则》:“先生履德养空,宗玄齐物,深晓义理,颇味法门。悦性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