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诏何年别玉堂,笔端浑欲继钟王。
意思:待韶令另外玉堂,下笔浑想继承钟王。
出自作者[宋]李覯的《送侯殿直之官吉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赏析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赠东厅朱拾遗》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朱拾遗的才华和品格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他遭遇不公待遇的同情和对朝廷的失望。
首句“待诏何年别玉堂,笔端浑欲继钟王。”描绘了朱拾遗离开朝廷后,在等待诏命的日子里,他的笔端仍然充满了继承钟王(钟繇、王羲之)的才华和智慧。这句话表达了朱拾遗的才华和文笔非常出色,即使离开了朝廷,他的才华仍然能够继承古代文人的优秀传统。
“官资未出风尘外,踪迹曾亲日月光。”这句话表达了朱拾遗的品格和操守。他虽然官职不高,但他的行为和品格却得到了人们的赞扬和尊重。他曾经与朝廷官员有过接触,但他的行为并没有受到世俗的影响,而是保持了自己的高尚品质。
“扶老只今非远道,荐能从此有封章。”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朱拾遗的同情和支持。作者认为朱拾遗已经不再需要远行求官,因为朝廷已经有了推荐人才的机会。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不满和失望,认为朝廷已经失去了选拔人才的机制。
最后一句“庐陵若要高文写,争得滁州在故乡。”表达了作者对朱拾遗的期望和鼓励。作者认为如果朱拾遗能够在故乡庐陵施展才华,那么他的文章将会更加出色。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对人才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朱拾遗的才华和品格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和失望。作者希望朱拾遗能够在故乡施展才华,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对人才的期望。这首诗充满了对人才的赞美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是一首非常有价值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