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二首》 啸馆大都偏见月,醉乡终竟不闻雷。

啸馆大都偏见月,醉乡终竟不闻雷。

意思:海啸馆大都偏见月,醉乡始终不知道雷。

出自作者[唐]皮日休的《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澹景微阴正送梅,幽人逃暑瘿楠杯》,从标题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在夏日炎炎的背景下所作,通过描绘环境的清凉和诗人的悠闲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首联“澹景微阴正送梅,幽人逃暑瘿楠杯”,描绘了梅花的开放和诗人逃离炎热的场景。微阴的景色正好送来了梅花的香气,而“瘿楠杯”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生活的悠闲。 颔联“水花移得和鱼子,山蕨收时带竹胎”,通过描述食物的准备过程,表达了诗人的闲适生活。水花和山蕨都是当地的野菜,而“鱼子”和“竹胎”则增添了诗情画意。 颈联“啸馆大都偏见月,醉乡终竟不闻雷”,描绘了诗人在清凉的屋子里独享月色和安静的环境,没有喧闹和干扰。 尾联“从今有计消闲日,更为支公置一床”,表达了诗人对闲暇时光的充分利用,也暗示了他对这种悠闲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描绘诗人的日常生活和情感,表达了他对悠闲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同时,也通过这种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悠闲和宁静。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澹景微阴正送梅,幽人逃暑瘿楠杯。
水花移得和鱼子,山蕨收时带竹胎。
啸馆大都偏见月,醉乡终竟不闻雷。
更无一事唯留客,却被高僧怕不来。
佳树盘珊枕草堂,此中随分亦闲忙。
平铺风簟寻琴谱,静扫烟窗著药方。
幽鸟见贫留好语,白莲知卧送清香。
从今有计消闲日,更为支公置一床。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

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关键词解释

  • 终竟

    读音:zhōng jìng

    繁体字:終竟

    意思:(终竟,终竟)

     1.完毕;穷尽。
      ▶《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私自忖度,日夜虚劣,不能复与群公卿士共相终竟。”
      ▶《孝经•丧亲》“丧

  • 闻雷

    读音:wén léi

    繁体字:聞雷

    意思:(闻雷,闻雷)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裴松之注引《华阳

  • 醉乡

    读音:zuì xiāng

    繁体字:醉鄉

    英语:drunken stupor

    意思:(醉乡,醉乡)
    指醉酒后神志不清的境界。
      ▶唐·王绩《醉乡记》:“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

  • 大都

    读音:dà dū

    繁体字:大都

    短语:大多 大半 基本上 多

    英语:general

    意思:
     1.古代王畿外围公的采地。
      ▶《周礼•地官•载师》:“以小

  • 偏见

    读音:piān jiàn

    繁体字:偏見

    短语:

    英语:prejudice

    意思:(偏见,偏见)

     1.从侧面看到。
      ▶《汉书•杜邺传》:“疏贱独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