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微之就拜尚书居易续除刑部因书贺意兼咏离怀》 簪缨假合虚名在,筋力销磨实事空。

簪缨假合虚名在,筋力销磨实事空。

意思:官僚们假合虚名在,体力销磨实际空。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微之就拜尚书居易续除刑部因书贺意兼咏离怀》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作者自己入宪部、君作尚书镇浙东、老去白首、离别七年、官高亲故少等情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首联“我为宪部入南宫,君作尚书镇浙东”,作者描述了自己在宪部任职,而友人则在浙东担任尚书,表达了彼此的职务和位置。这一联通过描述官职和地点,展示了作者所处的环境和背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颔联“老去一时成白首,别来七度换春风”,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和友人年纪渐老,头发变白,离别已经七次,春风也换了七次,表达了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这一联通过数字的运用,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颈联“簪缨假合虚名在,筋力销磨实事空”,作者通过描述官职和地位的虚名,以及自己的精力消耗殆尽,表达了对官场名利的淡泊和对现实的无奈。这一联通过对比虚名和实事,强调了名利对人的影响和束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 尾联“远地官高亲故少,些些谈笑与谁同?”作者描述了自己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做官,身边的朋友和亲人很少,只能和少数人谈笑风生,表达了对孤独和寂寞的感慨。这一联通过描述作者所处的环境和人际关系的疏远,强调了人生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作者自己入宪部、君作尚书镇浙东、老去白首、离别七年等情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孤独和寂寞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为宪部入南宫,君作尚书镇浙东。
老去一时成白首,别来七度换春风。
簪缨假合虚名在,筋力销磨实事空。
远地官高亲故少,些些谈笑与谁同?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簪缨

    读音:zān yīng

    繁体字:簪纓

    英语:high-ranking official

    意思:(簪缨,簪缨)
    古代官吏的冠饰。比喻显贵。
      ▶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姑洗三月》:

  • 虚名

    读音:xū míng

    繁体字:虛名

    英语:reclame

    意思:(虚名,虚名)

     1.与实际不符的声誉。
      ▶《鹖冠子•度万》:“虚名相高,精白为黑。”
      ▶汉徐干《

  • 实事

    读音:shí shì

    繁体字:實事

    意思:(实事,实事)

     1.真实存在的事物或情况。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虚名不以借人,况实事乎!”汉·王充《论衡•对作》:“世俗之性,好奇怪之语,说虚妄之文。何

  • 假合

    读音:jiǎ hé

    繁体字:假合

    意思:
     1.聊为凑合。
      ▶晋·陆云《答张士然诗》:“欢旧难假合,风土岂虚亲。”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余考释氏之言,未为佳证,《穆天子》、《竹书》及《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