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太后永寿寺方丈紫芝》 玉团紫气晴霞淡,金缕红光晓日明。

玉团紫气晴霞淡,金缕红光晓日明。

意思:玉团紫气晴霞淡,黄金缕红光晓日明。

出自作者[宋]释行海的《太后永寿寺方丈紫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中花草的诗,通过对花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方丈山中草亦灵”,诗人以方丈山为背景,暗示了这是一个神秘而富有灵性的地方。这里的“草亦灵”则进一步强调了山中的花草也是有灵性的,为后面的描绘做好了铺垫。 “参差小朵结菁英”,诗人用“参差”形容花草的形态,用“小朵”描绘花朵的大小,用“结菁英”描述花朵的状态,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玉团紫气晴霞淡,金缕红光晓日明。”这两句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花草的色彩描绘得淋漓尽致。“玉团紫气”和“金缕红光”都是对花朵色彩的比喻,前者形容花朵色彩如团聚的紫气,后者形容花朵色彩如缕缕红光。而“晴霞淡”和“晓日明”则进一步强调了花朵在阳光下的美丽。 “四皓自餐商谷稳,九茎曾见泰阶平。”诗人在此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花草的深刻理解。“四皓”是指历史上的四位隐士,他们曾在商谷隐居,诗人以此表达花草的宁静与高洁。“九茎”则是指传说中的一种灵芝,诗人以此象征花草的神奇与珍贵。而“曾见泰阶平”则表达了诗人对花草能够为世界带来和平与安宁的期望。 最后,“蟠桃春色应同永,香比蟾枝此更清。”诗人以蟠桃的永恒和蟾枝的清芬来比喻花草的香气和高贵,进一步表达了对花草的赞美和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花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富有诗意和美感。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花草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宁的期望,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方丈山中草亦灵,参差小朵结菁英。
玉团紫气晴霞淡,金缕红光晓日明。
四皓自餐商谷稳,九茎曾见泰阶平。
蟠桃春色应同永,香比蟾枝此更清。

关键词解释

  • 玉团

    读音:yù tuán

    繁体字:玉團

    意思:(玉团,玉团)

     1.团状或圆形物的美称。指粽子。
      ▶唐·元稹《表夏》诗之十:“綵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2.团状或圆形物的美称。指花朵。

  • 晓日

    读音:xiǎo rì

    繁体字:曉日

    意思:(晓日,晓日)

     1.朝阳。
      ▶唐·刘禹锡《酬令狐相公使宅别斋初栽桂树见怀之作》诗:“影近画梁迎晓日,香随绿酒入金杯。”
      ▶元·郝经《贤臺行》:“晓日

  • 紫气

    读音:zǐ qì

    繁体字:紫氣

    英语:purple clouds

    意思:(紫气,紫气)

     1.紫色云气。古代以为祥瑞之气。附会为帝王、圣贤等出现的预兆。
      ▶《史记•老子韩非列

  • 晴霞

    读音:qíng xiá

    繁体字:晴霞

    意思:明霞。
      ▶隋炀帝《早渡淮》诗:“晴霞转孤屿,锦帆出长圻。”
      ▶唐·元稹《红芍药》诗:“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将堕。”
      ▶宋·刘克庄《满江红》词:“织女机边云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