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周十七起居》 月照浓霜寒更远,风吹红烛举还低。

月照浓霜寒更远,风吹红烛举还低。

意思:月亮照浓霜寒冷得更远,风吹红蜡烛举返回低。

出自作者[唐]姚合的《寄周十七起居》

全文赏析

这首诗《冬冬九陌鼓声齐,百辟朝天马乱嘶。月照浓霜寒更远,风吹红烛举还低。官清立在金炉北,仗下归眠玉殿西。莫笑老人多独出,晴山荒景觅诗题。》是一首描绘宫廷生活的诗,通过对冬日宫廷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情感。 首联“冬冬九陌鼓声齐,百辟朝天马乱嘶”,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宫廷的早晨,九陌上鼓声齐鸣,百官朝见,马匹乱嘶。这一场景为整首诗定下了庄重、肃穆的基调,同时也透露出宫廷生活的繁忙和紧张。 颔联“月照浓霜寒更远,风吹红烛举还低”,诗人通过描绘月光照在浓霜上,使得寒意更浓,而风吹红烛摇曳不定的景象,则表现出宫廷夜晚的繁华与热闹。这一联以冷暖色调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生动的氛围。 颈联“官清立在金炉北,仗下归眠玉殿西”,诗人进一步描述自己在官署中的生活,站立在金炉之北,享受着官场的清静和尊严。仗下归眠,意味着在闲暇之余可以安然入睡,这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的满足和安逸。 尾联“莫笑老人多独出,晴山荒景觅诗题”,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虽然年岁已高,但仍愿意在晴日荒山的美景中寻找诗题。这既是对自己热爱诗歌、追求艺术的自谦,也是对宫廷生活的淡然处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满足和淡然处之的态度。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自己在官场中的生活和晴日荒山的美景,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宫廷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冬冬九陌鼓声齐,百辟朝天马乱嘶。
月照浓霜寒更远,风吹红烛举还低。
官清立在金炉北,仗下归眠玉殿西。
莫笑老人多独出,晴山荒景觅诗题。

关键词解释

  • 霜寒

    读音:shuāng hán

    繁体字:霜寒

    意思:寒光闪闪貌。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摺:“这剑呵,冰刃霜寒,玉华光灿。”

    解释:1.寒光闪闪貌。

    <

  • 红烛

    读音:拼音:hóng zhú

    红烛的解释

    ①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寿星像前,点着一对红烛|洞房内,红烛高烧。
    ②诗集。闻一多作。1923年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
  • 寒更

    读音:hán gēng

    繁体字:寒更

    意思:
     1.寒夜的更点。
      ▶唐·骆宾王《别李峤得胜字》诗:“寒更承夜永,凉景向秋澄。”
      ▶元·王恽《秋夜》诗:“钟鼓寒更永,干坤夜色苍。”
      ▶清·陈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