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十七日过无住庵,因留题签上人半云轩》 老僧好事兼好客,时作远公莲社招。

老僧好事兼好客,时作远公莲社招。

意思:我喜欢事兼好朋友,当时作远公莲社招。

出自作者[元]杨维桢的《十七日过无住庵,因留题签上人半云轩》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间景色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联“我访东山丞相谱,因过南墅半云竂”,诗人拜访了东山的丞相谱,并经过了南墅半云竂。这里的“东山”可能是指某个地名,也可能指代的是东晋时期谢安的东山再起的故事。而“南墅”则可能是指山南的村落。这一联描绘了诗人访友或游山的行程,同时也为读者勾勒出山间的幽静和神秘。 颔联“雉栖薜荔都苍墓,鳌补天容大士桥”,诗人来到了一个有雉鸟栖息、薜荔覆盖的古老坟墓旁,旁边还有一座由海龟补天的桥。这一联描绘了山间的自然景色和历史传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万岁藤枝神蜕杖,三花树子瘿为瓢”,诗人看到了神异的藤枝和三花树子制成的器具,如神人的蜕皮杖和瘿结而成的瓢。这一联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神奇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尾联“老僧好事兼好客,时作远公莲社招”,诗人遇到了一个好客的僧人,他经常组织莲社活动,这表现了僧人的热情好客和佛教文化的影响。这一联描绘了僧人的形象和活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认同和赞赏。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间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自然的敬畏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僧人的赞赏和对佛教文化的认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访东山丞相谱,因过南墅半云竂。
雉栖薜荔都苍墓,鳌补天容大士桥。
万岁藤枝神蜕杖,三花树子瘿为瓢。
老僧好事兼好客,时作远公莲社招。
作者介绍 聂绀弩简介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等。他是元朝末年和明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杨维桢自幼聪颖,其父杨宏对他寄予厚望。他的诗歌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常常描写自然风景和人民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此外,杨维桢还擅长书法和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和花鸟画。他的画作与诗歌一样清新脱俗、自然流畅。

关键词解释

  • 远公

    读音:yuǎn gōng

    繁体字:遠公

    意思:(远公,远公)
    晋高僧慧远,居庐山·东林寺,世人称为远公。
      ▶唐·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诗:“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宋·梅尧臣《访矿坑老僧》诗:“

  • 莲社

    读音:lián shè

    繁体字:蓮社

    意思:(莲社,莲社)
    佛教凈土宗最初的结社。
      ▶晋代庐山·东林寺高僧慧远,与僧俗十八贤结社念佛,因寺池有白莲,故称。
      ▶唐·戴叔伦《赴抚州对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阶》诗之

  • 好客

    读音:hào kè

    繁体字:好客

    短语:有求必应 热情洋溢 来者不拒

    英语:(adj) to enjoy having guests; hospitable; friendly

    意思

  • 老僧

    读音:lǎo sēng

    繁体字:老僧

    意思:
     1.年老的和尚。
      ▶唐·韩愈《与孟简尚书书》:“潮州时,有一老僧号大颠,颇聪明,识道理。”
      ▶宋·陆游《夏夜泛舟书所见》诗:“山房犹复畏炎蒸,长掩柴门媿老

  • 好事

    解释

    好事 hǎoshì

    (1) [Buddhist service]∶佛事或道场。特指为死事所做的超度仪式

    扬起布幡作好事

    (2) [good deed]∶有益的事情

    先驱者为国家做一件好事

    (3) [an act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