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汤伯纪侍郎二首》 遥知洛下诸君子,应笑侬诗老放颠。

遥知洛下诸君子,应笑侬诗老放颠。

意思:遥知洛阳诸君子,应该笑侬诗老放颠。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寄汤伯纪侍郎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借对屈原有感而发,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情怀。 首句“仗下鸣曾惊众听,省中语不愿人传”,描绘了作者在省中时所发出的鸣声惊动了众人,省中所述之事不愿被人传扬,暗示了作者在官场中的独特风格和清高态度。 “骚留屈子芳菲在,史视胡公粪土然”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屈原的敬仰之情,认为屈原的《离骚》将流芳百世,而胡公则将被视如粪土。这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和人格的追求和对庸俗、污浊之世的批判。 “士到后凋方见节,世除勇退别无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士人节操的赞美,认为只有勇退的人才能像仙人一样超脱世俗。这表达了作者对退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最后,“遥知洛下诸君子,应笑侬诗老放颠”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洛下诸君子的思念和对自己诗风的自嘲,暗示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和人格的追求,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归隐生活的无奈和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人生态度和情怀,以及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仗下鸣曾惊众听,省中语不愿人传。
骚留屈子芳菲在,史视胡公粪土然。
士到后凋方见节,世除勇退别无仙。
遥知洛下诸君子,应笑侬诗老放颠。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君子

    读音:jūn zǐ

    繁体字:君子

    短语:正人君子 仁人志士

    英语:nobleman

    意思:
     1.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常与“小人”或“野人”对举。
      ▶

  • 遥知

    读音:yáo zhī

    繁体字:遙知

    意思:(遥知,遥知)
    谓在远处知晓情况。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王安石《梅花》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洛下

    读音:luò xià

    繁体字:洛下

    意思:
     1.指洛阳城。
      ▶南朝·梁·刘令娴《祭夫徐悱文》:“调逸许中,声高洛下。”
      ▶宋·苏轼《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山西老将诗无敌,洛下书生语更妍。”

  • 诸君

    读音:zhū jūn

    繁体字:諸君

    短语:诸位

    英语:messieurs

    意思:(诸君,诸君)

     1.指年老者。
      ▶《管子•海王》:“今吾非籍之诸君

  • 诗老

    读音:shī lǎo

    繁体字:詩老

    意思:(诗老,诗老)
    对诗人的敬称。意谓老于作诗者,作诗老手。
      ▶宋·苏轼《凤翔八观•王维吴道子画》诗:“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
      ▶清·顾宗泰《怀师友诗•袁简斋太

  • 放颠

    读音:fàng diān

    繁体字:放顛

    意思:(放颠,放颠)
    放纵颠狂。
      ▶唐·杜甫《绝句》之九:“设道春来好,狂风大放颠。”
      ▶宋·陆游《夙兴弄笔偶书》诗:“春风不解嫌贫病,尚拟花前醉放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