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女冠子·火云初布》 有时魂梦断,半窗残月,透帘穿户。

有时魂梦断,半窗残月,透帘穿户。

意思:有时在梦断,半窗残月,透过窗帘穿户。

出自作者[宋]柳永的《女冠子·火云初布》

全文赏析

这首诗《火云初布。迟迟永日炎暑》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炎炎夏日中的景象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期待。 首先,诗的开头“火云初布。迟迟永日炎暑”描绘了炎炎烈日高照的夏日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接着,“浓阴高树。黄鹂叶底,羽毛学整,方调娇语”则以黄鹂的娇语和树荫下的浓阴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氛围。这些生动的描绘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生动的夏日景象。 然后,“薰风时渐动,峻阁池塘,芰荷争吐”进一步描绘了夏日的景色,微风轻拂,芰荷争艳,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这些景色与前文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夏日的特点。 在诗的中间部分,“画梁紫燕,对对衔泥,飞来又去”则以燕子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期待。燕子在画梁上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种场景象征着生活的艰辛和努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最后,“想佳期、容易成辜负。共人人、同上画楼斟香醑”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期待和失望之情。作者想象着与爱人共上画楼,斟香醑,然而却容易辜负,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无奈和失落。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爱情的无奈和失落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此外,“恨花无主。卧象床犀枕,成何情绪”这几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不满和无奈之情。象牙床和犀角枕等奢华的物品象征着作者的生活品质,然而却无法带来内心的满足和快乐,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不满和无奈之情。 最后,“有时魂梦断,半窗残月,透帘穿户”则以残月和梦境为背景,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寞之情。残月代表着夜晚的寂静和孤独,梦境则代表着内心的渴望和向往。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爱情的无奈和失落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火云初布。
迟迟永日炎暑。
浓阴高树。
黄鹂叶底,羽毛学整,方调娇语。
薰风时渐动,峻阁池塘,芰荷争吐。
画梁紫燕,对对衔泥,飞来又去。
想佳期、容易成辜负。
共人人、同上画楼斟香醑。
恨花无主。
卧象床犀枕,成何情绪。
有时魂梦断,半窗残月,透帘穿户。
去年今夜,扇儿扇我,情人何处。
作者介绍 柳永简介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解释

  • 残月

    读音:cán yuè

    繁体字:殘月

    英语:waning moon

    意思:(残月,残月)
    谓将落的月亮。
      ▶唐·白居易《客中月》诗:“晓随残月行,夕与新月宿。”
      ▶宋·柳永《

  • 有时

    读音:yǒu shí

    繁体字:有時

    短语:奇迹 有时候 偶发

    英语:sometimes

    意思:(有时,有时)

     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
      ▶《

  • 魂梦

    读音:hún mèng

    繁体字:魂夢

    意思:(魂梦,魂梦)
    梦;梦魂。
      ▶唐·李嘉祐《江湖秋思》诗:“嵩南春遍伤魂梦,壶口云深隔路歧。”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于大郊魂梦里也道:‘此时死尸,不知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