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转调定风波/定风波》 见说。

见说。

意思:见说。

出自作者[宋]胡铨的《转调定风波/定风波》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从古将军自有真。引杯看剑坐生春。扰扰介鳞何足扫。谈笑。纶巾羽扇典刑新。试问天山何日定。伫听。雅歌长啸静烟尘。解道汾阳是人杰。见说。如今也有谪仙人》是一首非常豪迈的诗,它以将军为题材,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首先,诗的开头“从古将军自有真。引杯看剑坐生春。”描绘出了一位英勇无畏、豪情壮志的将军形象。诗人通过描绘将军饮酒看剑的场景,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将军的英勇善战和威武之姿。 接下来,“扰扰介鳞何足扫。”一句,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敌人比作“介鳞”,即甲壳类动物,表达了将军的英勇善战和无所畏惧的精神。而“谈笑。纶巾羽扇典刑新。”则进一步描绘了将军的儒雅风度,他挥舞着羽扇纶巾,谈笑间就扫清了敌军,展现出将军的智勇双全。 “试问天山何日定。”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将军的期待和信任,相信将军一定能够平定边疆战事,为国家安定做出贡献。而“伫听。雅歌长啸静烟尘。”则描绘了将军在战场上从容不迫、沉着应战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将军的敬仰之情,期待他能够为国家安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解道汾阳是人杰。见说。如今也有谪仙人。”两句,诗人将将军比作汾阳人杰和谪仙,表达了对将军的高度评价和敬仰之情。汾阳是指唐代名将郭子仪,他以忠诚勇猛、智勇双全著称;谪仙是指李白,他被誉为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因此,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将军兼具英勇与智慧、儒雅与豪放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将军在军事和文学方面都有杰出表现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将军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豪迈奔放、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从古将军自有真。
引杯看剑坐生春。
扰扰介鳞何足扫。
谈笑。
纶巾羽扇典刑新。
试问天山何日定。
伫听。
雅歌长啸静烟尘。
解道汾阳是人杰。
见说。
如今也有谪仙人。
作者介绍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

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他招募乡丁,助官军捍御金军。后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胡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但遭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秦桧死后,内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复任奉议郎,知饶州。历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晚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

淳熙七年(1180年),胡铨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见说

    读音:jiàn shuō

    繁体字:見說

    意思:(见说,见说)

     1.告知,说明。
      ▶晋·张华《博物志》卷三:“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
     
     2.犹听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