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池上春物已烂漫寄东甫》 柳丝到地烟无力,花脸迎阳露有痕。

柳丝到地烟无力,花脸迎阳露有痕。

意思:柳丝到地烟没有力量,花脸迎阳露有痕。

出自作者[宋]宋庠的《池上春物已烂漫寄东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春物昌昌曲沼门,已宜留客置芳樽。》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通过对曲沼、柳丝、花脸、歌声、舞姿等春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客人的热情邀请。 首句“春物昌昌曲沼门”,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万物繁荣昌盛的景象,通过“曲沼门”这一地点,更加强调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已宜留客置芳樽”则表达了诗人对客人的热情欢迎,希望与客人一起享受春天的美好。置芳樽,即摆上芳香的酒樽,以示对客人的敬意。 “柳丝到地烟无力”,这句诗描绘了柳树的柔美姿态,以及它在春风中的轻盈飘逸。烟无力,形象地表达了柳丝的轻柔,如同烟雾一般无力垂落。 “花脸迎阳露有痕”,诗人以花脸为描绘对象,通过“迎阳”和“有痕”两个词,表达了花朵在阳光下的娇艳和生机。 “歌待瑶箱惊幕燕”,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歌声和燕子的活动。诗人以“瑶箱”为背景,表达了歌声的美妙和动人,同时惊动了幕内的燕子。 “舞留纨袖付庭鵾”,这句诗描绘了舞者的优美姿态和庭院中的鵾鸟。诗人以“纨袖”和“庭鵾”为描绘对象,表达了舞姿的优雅和鵾鸟的悠闲。 最后,“清明元巳俱堪会,莫遣香槽玉液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欢乐和对客人的邀请。清明和元巳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诗人以此为背景,表达了春天的欢乐和庆贺。同时,诗人以“香槽”和“玉液”为描绘对象,表达了酒的美味和珍贵,邀请客人不要浪费这美好的时光,尽情享受这春天的欢乐。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客人的热情邀请,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物昌昌曲沼门,已宜留客置芳樽。
柳丝到地烟无力,花脸迎阳露有痕。
歌待瑶箱惊幕燕,舞留纨袖付庭鵾。
清明元巳俱堪会,莫遣香槽玉液浑。

关键词解释

  • 迎阳

    读音:yíng yáng

    繁体字:迎陽

    意思:(迎阳,迎阳)

     1.冬至之后日渐长,古代于冬至日出南郊祭天,谓之“迎阳”。
      ▶南朝·梁简文帝《南郊颂》:“配天道尊,迎阳义重。”
      ▶明·唐顺之《

  • 花脸

    读音:huā liǎn

    繁体字:花臉

    英语:painted-face character

    意思:(花脸,花脸)

     1.即花面。
      ▶唐·元稹《恨妆成》诗:“凝翠晕蛾眉,轻红拂花

  • 柳丝

    读音:liǔ sī

    繁体字:柳絲

    英语:fine willow branches; wicker

    意思:(柳丝,柳丝)
    垂柳枝条细长如丝,因以为称。
      ▶唐·白居易《杨柳枝词》之八:“人

  • 到地

    读音:dào dì

    繁体字:到地

    意思:犹道地。周详。
      ▶《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不想张金凤他小小一个妇人女子,竟能认定性情,作得这样到地!”

    解释:1.犹道地。周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