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贻宋四行简迪》 不意轮蹄迹,共兹京洛尘。

不意轮蹄迹,共兹京洛尘。

意思:没想到轮蹄迹,共同造就京洛尘。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贻宋四行简迪》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与重逢的诗,充满了对友情和人生的深深感慨。 首联“离群如几辰,屈指十青春”描绘了诗人离开朋友已经很久了,屈指一算,已经有十个春天过去了。这里用“屈指”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传递出诗人对过去的深深怀念。 颔联“不意轮蹄迹,共兹京洛尘”中,诗人用“轮蹄迹”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奔波忙碌,而“京洛尘”则表达了繁华都市的喧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繁华的都市生活中,不经意间已经和朋友共同经历了许多。 颈联“文场投漆契,客路转蓬身”中,“文场投漆契”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文学领域的投入和付出,“客路转蓬身”则表达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漂泊不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追求文学之路上,不得不经常离别朋友,四处漂泊。 尾联“别易相逢阔,过从莫厌频”则是诗人对朋友的劝慰,意思是分别容易相逢难,所以我们应该更加珍惜相聚的时光,不要厌烦频繁的相见。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对离别和重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离群如几辰,屈指十青春。
不意轮蹄迹,共兹京洛尘。
文场投漆契,客路转蓬身。
别易相逢阔,过从莫厌频。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京洛尘

    引用解释

    亦作“ 京雒尘 ”。 晋 陆机 《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 京洛 多风尘,素衣化为緇。”后以“京洛尘”比喻功名利禄等尘俗之事。 唐 司空图 《下方》诗:“三十年来往,中间 京洛 尘。” 清 钱谦益 《客途有怀吴中故人·李先辈长蘅》诗:“锁院文章 京雒 尘,篝灯每共话酸辛。”亦省作“ 京尘 ”。 唐 孟郊 《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

  • 京洛

    读音:jīng luò

    繁体字:京洛

    英语:capital

    意思:亦作“京雒”。
     
     1.洛阳的别称。因东周、东汉均建都于此,故名。
      ▶汉·班固《东都赋》:“子徒习秦·阿房之

  • 不意

    读音:bù yì

    繁体字:不意

    英语:unpreparedness

    意思:
     1.不在意,不放在心上。
      ▶《诗•小雅•正月》:“终踰绝险,曾是不意。”
      ▶《东观汉记•光武帝

  • 轮蹄

    读音:lún tí

    繁体字:輪蹄

    意思:(轮蹄,轮蹄)

     1.车轮与马蹄。代指车马。
      ▶唐·韩愈《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绿槐十二街,涣散驰轮蹄。”
      ▶清·顾炎武《过苏禄国王墓》诗:“世有国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