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函镜如书帙号日贤如编题共首以伽陀》 我今於诸有,不起空华见,普愿同一切,常作如是观。

我今於诸有,不起空华见,普愿同一切,常作如是观。

意思:我现在在所有,不起空花见,普愿同一切,常作如是观。

出自作者[宋]郑刚中的《函镜如书帙号日贤如编题共首以伽陀》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佛教哲学的深度表达,它以独特的语言和意象,阐述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本质,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首两句“个中三业身,如梦幻泡影。”直接引出了主题,用梦幻泡影来比喻人世的纷扰,揭示了人生的虚幻性。三业是佛教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身、口、意三种行为,它们在世间看来是如此的真实,但在佛教看来,它们就像梦幻泡影,无法持久。 接下来的两句“如露亦如电,无有真实相。”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就像露水和闪电一样,虽然美丽,但瞬间即逝,没有真实的形态。 然后诗的主体部分“是诸个物者,众生悉如之。以寔诸有故,遂随起灭中。”阐述了这种无常和虚幻的普遍性,无论是人还是众生,都逃不过这个规律。所有的存在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 最后两句“我今於诸有,不起空华见,普愿同一切,常作如是观。”是诗的主旨,诗人教导我们要像看待空中的花朵一样看待世间的种种现象,不执着于它们,而是以一种超越的态度看待它们。同时,诗人也希望我们能够以同样的态度看待所有的事物,不断地进行这样的观察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深的佛教哲学观,即人生的无常和虚幻,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以一种超越的态度看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它鼓励我们放下执着,看清事物的本质,从而过上一种更加有意义的生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个中三业身,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无有真实相。
是诸个物者,众生悉如之。
以寔诸有故,遂随起灭中。
我今於诸有,不起空华见,普愿同一切,常作如是观。

关键词解释

  • 空华

    读音:kōng huá

    繁体字:空華

    意思:(空华,空华)
    亦作“空花”。
     
     1.佛教语。隐现于病眼者视觉中的繁花状虚影。比喻纷繁的妄想和假相。
      ▶《楞严经》卷四:“亦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

  • 作如是观

    引用解释

    语出《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后用于泛指对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 宋 苏轼 《答孔子君颂》:“物去空现,亦未尝生。应当正远,作如是观。” 鲁迅 《而已集·大衍发微》:“只作如是观,虽然太煞风景,对不住‘正人君子’们,然而我的眼光这样,也就无法可想。”

    读音:zu

  • 一切

    读音:yī qiè

    繁体字:一切

    短语:浑 总体 竭 成套 满贯 布满 原原本本 从头至尾 万事 漫 尽 普 漫天 一 全 整套 周 上上下下 整 百分之百 任何 一五一十 合 悉 囫囵 满 不

  • 同一

    读音:tóng yī

    繁体字:衕一

    英语:identical

    意思:
     1.共一,合一;统一。
      ▶《韩诗外传》卷五:“三苗同一秀,意者天下殆同一也。”
      ▶艾思奇《辩证唯物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