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孤鸾·天然标格》 归去和羹未晚,劝行人休摘。

归去和羹未晚,劝行人休摘。

意思:回去和汤不晚,鼓励行为人休摘。

出自作者[宋]无名氏的《孤鸾·天然标格》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梅花,表达了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和思念之情。 首先,诗的开头“天然标格。是小萼堆红,芳姿凝白。”就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梅花的天然风姿,既体现了梅花的高洁,又描绘了它红白相间的色彩。这里的“标格”一词,既指梅花的品质,也指梅花的形态和颜色。 “淡伫新妆,浅点寿阳宫额。”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它仿佛刚刚化过妆,带着淡淡的妆容,寿阳宫额般的色彩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这里的“新妆”和“浅点”都强调了梅花的娇嫩和美丽。 “东君相留厚意,倩年年、与传消息。”这里的“东君”是春神的代称,这里表达了春神对梅花的深情厚意,希望每年都能通过梅花传递春天的消息。这一句充满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向往。 “昨夜前村雪里,有一枝先折。”这是对梅花的具体描绘,昨晚在前村雪中,有一枝梅花先为春色报信而早折。这一句充满了对春天的盼望和欣喜。 “念故人、何处水云隔。纵驿使相逢,难寄春色。”这里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虽然水云相隔,无法相见,但仍然希望春色能通过梅花传递给故人。这一句充满了对故人的深情厚意。 “晓来一番雨过,更那堪、数声羌笛。”这里的“晓来一番雨过”描绘了春天的早晨,一场雨后的清新空气和生机勃勃的景象。“数声羌笛”则描绘了羌笛声中寄托的离愁别绪,这种情感与前面的思念故人相呼应。 最后,“归去和羹未晚,劝行人休摘。”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珍视和对春天的期待。虽然春天还未完全到来,但梅花已经为春色报信,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作者劝行人不要过早摘取梅花,因为这会破坏春天的美好和梅花的美丽。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春天的气息,表达了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和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春天的期待,充满了深情厚意和人文关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然标格。
是小萼堆红,芳姿凝白。
淡伫新妆,浅点寿阳宫额。
东君相留厚意,倩年年、与传消息。
昨夜前村雪里,有一枝先折。
念故人、何处水云隔。
纵驿使相逢,难寄春色。
试问丹青手,是怎生描得。
晓来一番雨过,更那堪、数声羌笛。
归去和羹未晚,劝行人休摘。

关键词解释

  • 归去

    读音:guī qù

    繁体字:歸去

    英语:go back; return

    意思:(归去,归去)

     1.回去。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唐·李白

  • 行人

    读音:xíng rén

    繁体字:行人

    短语:客 游子 客人 行者 旅客 行旅

    英语:pedestrian

    意思:I

     1.出行的人;出征的人。

  • 和羹

    引用解释

    1.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孔 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 南朝 宋 宗炳 《答何衡阳书》:“贝锦以繁采发华;和羹以盐梅致旨。”后用以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 唐 钱起 《陪郭令公东亭宴集》诗:“不愁懽乐尽,积庆在和羹。”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二:“举朝水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