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大渊寄道冠汉镜各答以一首》 真从古冶子,曾照汉时人。

真从古冶子,曾照汉时人。

意思:真正从古冶子,曾照汉代人。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大渊寄道冠汉镜各答以一首》

全文创作背景

《大渊寄道冠汉镜各答以一首》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友人寄赠:诗的标题中提到“大渊寄道冠汉镜”,说明这首诗是因友人寄赠物品而引发的。大渊可能是刘克庄的朋友,他寄来了道冠和汉镜,引发了刘克庄的诗兴。 2. 物品寓意:道冠和汉镜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寓意。道冠代表了道教文化,而汉镜则常常被视为吉祥、避邪的象征。这些物品的寓意可能引发了刘克庄的某些思考和感慨。 3. 个人情感:刘克庄在诗中可能借助这些物品表达了自己的某些情感。比如,他可能通过对道冠和汉镜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或者对道教文化的向往等。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友人的寄赠、物品的文化寓意以及作者的个人情感等方面。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已挂朝冠了,烦君寄道冠。
头蓬不梳久,发秃欲簪难。
简便乌巾赘,清羸鹤氅宽。
儿童怪崖异,便作羽流看。
雁足传书至,蟾光出匣新。
真从古冶子,曾照汉时人。
昔作美年少,今非妙色身。
明知皆梦幻,莫认假为真。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古冶子

    引用解释

    亦称“ 古蛊 ”。亦称“ 古冶 ”。 春秋 时的勇士。《晏子春秋·谏下二四》:“ 公孙接 、 田开疆 、 古冶子 事 景公 ,以勇力搏虎闻。”《后汉书·马融传》:“ 兹飞 、 宿沙 、 田开 、 古蛊 ,翬终葵,扬关斧,刊重冰,拨蛰户,测潜鳞,踵介旅。” 李贤 注:“﹝蛊﹞音冶……蛊与‘冶’通。” 唐 李白 《大猎赋》:“而 田疆 、

  • 古冶

    读音:gǔ yě

    繁体字:古冶

    意思:见“古冶子”。

    解释:1.见\"古冶子\"。

    造句:唐山市古冶区预测震害烈度的确定2000年初,内蒙古冶金研究院

  • 时人

    引用解释

    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 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 五代 颜红郁 《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这篇被时人称为‘天下文章,莫大于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个字。”

    读音:shí ré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