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叶尚书赴永嘉二首》 铃斋一穟柑香起,细听中和乐职诗。

铃斋一穟柑香起,细听中和乐职诗。

意思:铃斋一穗柑橘香起来,仔细听中和乐职诗。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送叶尚书赴永嘉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一位忠诚而正直的官员的赞扬和感慨。诗中表达了他对是非的看法,对公正评价的期待,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以及对自身职责的热爱和专注。 首句“落辊纷纷孰是非,孤忠惟上与天知”描绘了世间的纷扰和混乱,而这位官员却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只相信天理和公正。这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体现了忠诚和正直的品质。 “何曾后世无公论”表达了官员对于公正评价的期待,他相信历史会给出公正的评价,无需担心身后的名声。这种态度体现了他的自信和从容。 “不愿明时有党碑”表明他不愿陷入党派之争,只愿在公正的环境中履行职责。这体现了他的独立精神和公正态度。 “去奉绣帘差足喜,来调金鼎未为迟”表达了官员对于即将到来的职责的期待和兴奋,他愿意为国家和人民服务,致力于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铃斋一穟柑香起,细听中和乐职诗”描绘了官员在履行职责时的内心感受,他沉浸在和谐的职业环境中,享受着工作的乐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忠诚、正直、自信、从容、独立、热爱职责的官员的形象。他坚守原则,不畏纷扰,自信未来,热爱工作,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物。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落辊纷纷孰是非,孤忠惟上与天知。
何曾后世无公论,不愿明时有党碑。
去奉绣帘差足喜,来调金鼎未为迟。
铃斋一穟柑香起,细听中和乐职诗。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铃斋

    读音:líng zhāi

    繁体字:鈴齋

    意思:(铃斋,铃斋)
    古代州郡长官办事的地方。
      ▶唐·韩翃《赠郓州马使君》诗:“他日铃斋内,知君亦赋诗。”
      ▶宋·范仲淹《依韵答贾黯监丞贺雪》:“铃斋贺客有喜色,

  • 细听

    读音:xì tīng

    繁体字:細聽

    英语:listen

    详细释义:仔细倾听。三国演义.第五十回:『韩当细听,但闻高叫:「义公救我!」』。红楼梦.第三十回:『宝玉心中疑惑,便站住细听。』<

  • 中和

    读音:zhōng hé

    繁体字:中和

    短语:和平 温和 文 温柔 和风细雨 婉 软 柔和 温文尔雅 温情 平和 和 中庸 缓

    英语:neutralization

  • 和乐

    解释

    和乐 hélè

    [happy and harmonious] 和睦快乐

    引用解释

    1.和睦欢乐;和睦安乐。《诗·小雅·常棣》:“兄弟既翕,和乐且湛。”《汉书·董仲舒传》:“百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