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下土炎蒸日,却是青霄烂漫时,第有荣心莫嗟晚,物情先盛复先衰。
意思:可怜天下炎蒸天,这是青霄浪漫时,只是有荣心莫叹晚,人心先盛又先衰。
出自作者[宋]李廌的《嵩顶六月芍药初发》
全文赏析
这首诗《谁言天地一无私,底事阳和到顶迟》是一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命哲理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首句“谁言天地一无私”,诗人以疑问的语气开始,表达了对天地无私的质疑。诗人认为,天地并非完全无私,它也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和限制。这一疑问为整首诗奠定了哲理性的基调。
“底事阳和到顶迟”一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生命生长、发展的规律的思考。阳和,即春天的温暖和煦之气,它应该及时到来,但为何总是迟迟不来呢?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成长过程中种种困难的思考。
“暑气已交五六月,云中初见两三枝”,这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象,即五六月份天气已经炎热,但春天却迟迟未到。云中初见两三枝,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尽管时间已经到了暑气正浓的时候。
“可怜下土炎蒸日,却是青霄烂漫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尽管下土炎蒸,生活艰难,但青霄却是一片烂漫。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顽强的赞美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最后两句“第有荣心莫嗟晚,物情先盛复先衰”,诗人以劝诫的语气告诫人们要珍惜生命,不要因为环境的艰难而放弃希望。生命总是有起有落,但只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就能在困难中不断成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生命哲理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赞美。诗人通过哲理性的思考和劝诫,告诫人们要珍惜生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要因为环境的艰难而放弃希望。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能够引起人们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