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小暑日寄山甫二首》 七年侍膝极融怡,半月分襟费梦思。

七年侍膝极融怡,半月分襟费梦思。

意思:七年在膝盖极融恰,半个月分襟花梦思。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小暑日寄山甫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思念和人生感慨的诗。 首联“七年侍膝极融怡,半月分襟费梦思”,诗人用极简练的笔法描述了与亲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离别后的思念之深。颔联“比鹿门翁吾齿耄,作鱼梁吏汝官卑”,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现在的处境,年纪已高却仍在担任小吏的职务,表达出一种无奈和自嘲的情绪。颈联“击鲜何忍为儿溷,反鮓无烦寄土宜”,诗人描述了自己对儿子的思念之情,以及儿子在远方时自己的担忧和关心。尾联“若见省郎问村叟,不能书札尚能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即使不能经常通信,但仍然可以通过诗歌来传达自己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困境,也能保持一份淡然和自嘲。 此外,诗中的“七年侍膝”、“半月分襟”、“耄”、“鱼梁吏”、“击鲜”、“反鮓”等词语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和文化知识才能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七年侍膝极融怡,半月分襟费梦思。
比鹿门翁吾齿耄,作鱼梁吏汝官卑。
击鲜何忍为儿溷,反鮓无烦寄土宜。
若见省郎问村叟,不能书札尚能诗。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半月

    (1).半亏之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沅水》:“ 沅水 ,又东歷 临沅县 西,为 明月池 白壁湾 ,湾状半月。” 北周 王褒 《从军行》:“平云如阵色,半月类城形。” 唐太宗 《秋日即目》诗:“落野分星箭,弦虚半月弓。”
    (2).半个月。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白菊》诗:“已过重阳半月天,琅华千点照寒烟。”《宋史·食货志上二》:“二税须於三限前半月毕输。”

  • 月分

    读音:yuè fēn

    繁体字:月分

    意思:
     1.犹月限。指规定的时限。
      ▶《宋史•兵志五》:“五路义勇……其人数少处,只作一番,两番,不须满所教月分;其年已上番者,止教半月。”
     
     2.指怀孕足

  • 梦思

    读音:mèng sī

    繁体字:夢思

    意思:(梦思,梦思)
    梦中的思念。
      ▶唐·严武《酬别杜二》诗:“但令心事在,未肯鬓毛衰。最怅巴山里,清猿醒梦思。”
      ▶宋·苏舜钦《游山》诗:“夜阑宿虚堂,清甚无梦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