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摸鱼儿·对茱萸》 便破帽飘零,也博名千古。

便破帽飘零,也博名千古。

意思:就破帽子飘零,的博名千古。

出自作者[宋]徐一初的《摸鱼儿·对茱萸》

全文赏析

【注释】:
徐一初的词作流传下来的仅此一首,却受到历代词论家的注意。
起两句意谓: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到来了。强对茱萸无以为欢,更谈不上仿效古人的龙山高会。“今在何处”四字,感慨弥深。国破家亡,早已是登临无地了。“参军”以下一段,追怀往事,发抒幽愤。参军指孟嘉。他在桓温部下,虽没有建立什么丰功伟业但也能在宴席之间从容酬对,表现了自己的才华和器度。《孟嘉别传》载,风吹嘉帽堕落,桓温戒左右勿言,以观其举止 。嘉初不觉,良久,温命取帽还之,令孙盛作文嘲之,嘉即时作答。四坐嗟叹。象孟嘉这样的“魏晋风流”的典型,最为古来失意的文人所激赏。故事只云孟嘉落帽,词中却说“破帽飘零”,这已有词人自况的意味了。当年在桓温的兵帐之中,多少应时得势的人物,如今已寂寂无闻,想不到有象孟嘉这样的一个幕客,还能博得名垂千古,这也许就是词人的夙愿吧。上半阕纯用孟嘉故事,而作者的形象已隐现其中。
过片后,直接抒写所见所感。“追往事”一语归结上文。“晋土”,晋代的疆土。桓温、孟嘉皆晋人,故云。词人所追怀的往事实是前朝之事;眼中的晋土实是南宋的山河 。吊古伤今 ,表现了遗民的孤愤 。“征鸿又过边羽”,秋天,鸿雁从北方边塞飞来,它带来了什么信息?词人也许由征鸿而联想起远在大都的幼主吧。“登临”二句为全词主旨。怕上层楼,更怕见到生满禾黍的故宫 。“觞绿醑”三句 ,写出了“兴杯消愁愁更愁”之意。“绿醑”,美酒。而词人借酒浇愁,更是悲从中来,泪如雨下。“新亭”,地名。“新亭对泣”为怆怀故国之典。搁泪,眼眶中蓄满了泪水。三句悲慨已极。“黄花无语”笔势又一转折。重阳赏菊,也是古来文人雅士的习尚。可是此时都与黄花相对无言,唯有含泪盈盈而已。“毕竟”三句接写黄花。清晨的黄菊在西风的吹拂下,俯仰纷披,如有情意——“犹忆旧时主”!末五字真有裂石之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对茱萸、一年一度。
龙山今在何处。
参军莫道无勋业,消得从容尊俎。
君看取。
便破帽飘零,也博名千古。
当年幕府。
知多少时流,等闲收拾,有个客如许。
追往事,满目山河晋土。
征鸿又过边羽。
登临莫上高层望,怕见故宫禾黍。
觞绿醑。
浇万斛牢愁,泪阁新亭雨。
黄花无语。
毕竟是西风,朝来披拂,犹忆旧时主。

关键词解释

  • 飘零

    读音:piāo líng

    繁体字:飄零

    短语:漂泊 流浪 飘流 流离失所 流转 颠沛流离 漂流

    英语:adrift

    意思:(飘零,飘零)

     1.指轻

  • 千古

    读音:qiān gǔ

    繁体字:千古

    英语:eternal

    意思:
     1.久远的年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睢水四》:“追芳昔娱,神游千古,故亦一时之盛事。”
      ▶唐·李白

  • 博名

    读音:bó míng

    繁体字:博名

    意思:获取好名声。
      ▶明·沈德符《野获编•禁卫•昼夜用刑》:“史谓以尚探知上无杀瑞意,故上此疏钓奇博名。”
      ▶明·李贽《史纲评要•宋纪》:“人以为极缓事,不知安石文章、气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