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夜有寄》 竹声寒不夏,蛩思静先秋。

竹声寒不夏,蛩思静先秋。

意思:竹声寒不夏,碧思静在秋季。

出自作者[唐]吴融的《夏夜有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月上簟如水,轩高帘在钩。竹声寒不夏,蛩思静先秋。偶得清宵兴,方知白日愁。所思何处远,斜汉欲低流》是一首描绘夜晚景象并表达情感的小诗。 首先,诗的前两句“月上簟如水,轩高帘在钩”描绘了夜晚的清凉和宁静。月光洒在席子上,如同水一般清澈,而高高的轩窗上,帘钩静静地挂着。这两句诗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寂静而清凉的夜晚画面。 接下来的两句“竹声寒不夏,蛩思静先秋”进一步描绘了季节的转变,竹叶的声音不再像夏天那样热闹,蟋蟀的鸣叫也带着秋天的安静。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夏天的热闹与秋天的安静进行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宁静和季节的转变。 然后,“偶得清宵兴,方知白日愁”表达了作者在夜晚的思绪变化。偶然得到一个清凉的夜晚,作者的心情得到了放松,然而这也使他意识到白天的忧虑和愁绪。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在夜晚的思绪变化和内心感受,同时也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 最后,“所思何处远,斜汉欲低流”是诗的结尾,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某人的思念。斜汉即倾斜的月光,作者通过月光低流来表达对远方某人的思念之情。这一句诗既表达了作者的深情,也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表达情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某人的深情和思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月上簟如水,轩高帘在钩。
竹声寒不夏,蛩思静先秋。
偶得清宵兴,方知白日愁。
所思何处远,斜汉欲低流。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