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句》 年年三祝侯尧蓂,清晓焚香启梵扃。

年年三祝侯尧蓂,清晓焚香启梵扃。

意思:每年三祝侯尧蓂,清晨焚香启梵锁。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句》

全文赏析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年年三祝侯尧蓂,清晓焚香启梵扃》。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在庆祝某种特殊事件或者节日,而“尧蓂”则是古人对祥瑞的象征。 首句“年年三祝侯尧蓂”,诗人用“年年”来强调这个庆祝活动的频繁性,用“三祝”来表达祝福的多样性,既包括长寿、富贵,也包括太平、幸福。而“尧蓂”则是传说中的祥瑞,诗人用它来象征庆祝活动中的某种祥瑞或美好事物。在这里,“尧蓂”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沉淀。 “清晓焚香启梵扃”,清晨时分,诗人点燃香火,打开寺庙的门锁,似乎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也似乎在祈求新的一年中的平安、幸福和美好。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虔诚的场景,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感觉。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的场景和祥瑞的象征,表达了对生活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敬重和感慨,通过“年年”这个词语,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沉淀。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祝福和虔诚的诗篇,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的敬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年年三祝侯尧蓂,清晓焚香启梵扃。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清晓

    读音:qīng xiǎo

    繁体字:清曉

    英语:early morning

    意思:(清晓,清晓)
    天刚亮时。
      ▶唐·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诗:“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

  • 焚香

    读音:fén xiāng

    繁体字:焚香

    英语:cense

    意思:
     1.点燃檀香等香料。
      ▶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属车酾酒,复道焚香。”
      ▶宋·王谠《唐语林

  • 年年

    读音:nián nián

    繁体字:年年

    意思:每年。
      ▶《宋书•礼志二》:“成帝时,中宫亦年年拜陵,议者以为非礼。”
      ▶元·陆仁《题金陵》诗:“忘情只有龙河柳,烟雨年年换旧条。”
      ▶清·纳兰性德《卜

  • 三祝

    读音:sān zhù

    繁体字:三祝

    意思:旧时祝颂语,以祝人寿、富、多男子为“三祝”。
      ▶明·张居正《贺冬至表一》:“才谢八能,莫叶钧天之奏;情深三祝,惟同嵩岳之唿。”参见“三多”。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