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重读徂徕集》 切切善恶戒,丁宁仁义言。

切切善恶戒,丁宁仁义言。

意思:切切善恶戒,丁宁仁义说。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重读徂徕集》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哀悼。 诗中描述了作者翻开逝者遗留下来的书籍,还未读上几页,眼泪就已经止不住地流下来。尽管如此,作者还是尽力读完了几章,收住眼泪后感到欣喜和宽慰。书中对善恶的告诫,对仁义的谈论,让作者感到逝者在世上的教诲一直都在。 作者想要把逝者的文章珍藏起来,甚至想要把他们刻在金玉上,但作者也知道金子会销毁,玉可能会碎,不如把他们刻在纸上,因为六经都是纸来传承的。作者希望这些书籍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也许会有人诽谤,但只要书籍的光芒还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最后,作者提醒人们,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而逝去的人留下的教诲将会永存。这首诗充满了对逝者的怀念和敬仰,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怀念之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欲哭石子,夜开徂徕编。
开编未及读,涕泗已涟涟。
勉尽三四章,收泪辄忻懽。
切切善恶戒,丁宁仁义言。
如弭子谈论,疑子立我前。
乃知长在世,谁谓已沉泉。
昔也人事乖,相从常苦艰。
今而每思子,开卷子在颜。
我欲贵子文,刻以金玉联。
金可烁而销,玉可碎非坚。
不若书以纸,六经皆纸传。
但当书百本,传百以为千。
或落於四夷,或藏在深山。
待彼谤焰熄,放此光芒悬。
人生一世中,长短无百年。
无穷在其後,万世在其先。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丁宁

    读音:dīng níng

    繁体字:丁寧

    英语:Dingning

    意思:(丁宁,丁宁)

     1.古代乐器名。即钲,似钟而小。
      ▶《国语•吴语》:“昧明,王乃秉枹,亲就鸣钟鼓。丁宁

  • 仁义

    读音:rén yì

    繁体字:仁義

    英语:humaneness and righteousness

    意思:(仁义,仁义)

     1.亦作“仁谊”。仁爱和正义;宽惠正直。
      ▶《礼记•

  • 善恶

    读音:shàn è

    繁体字:善惡

    意思:(善恶,善恶)
    好坏;褒贬。
      ▶《楚辞•离骚》:“世幽昧以眩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善恶书于史册,毁誉流于千载。”
      ▶

  • 切切

    读音:qiē qiē

    繁体字:切切

    短语:决 绝 断 绝对 断然 绝对化 切

    英语:be sure to

    意思:I
    相互敬重切磋勉励貌。
       ▶《广

  • 义言

    读音:yì yán

    繁体字:義言

    意思:(义言,义言)
    文理和词藻。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王(王长史)叙致作数百语,自谓是名理奇藻。
      ▶支(支道林)徐徐谓曰:‘身与君别多年,君义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