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见闲愁未了,宿酒才消。
意思:想象闲愁未了,宿酒才能消除。
出自作者[宋]辛弃疾的《婆罗门引·落星万点》
全文赏析
这首诗《落星万点,一天宝焰下层霄。人间叠作仙鳌。最爱金连侧畔,红粉袅花梢。更鸣鼍击鼓,喷玉吹箫。曲江画桥。记花月、可怜宵。想见闲愁未了,宿酒才消。东风摇荡,似杨柳、十五女儿腰。人共柳、那个无聊。》是一首描绘节日盛景的诗,具体来说,它描绘的是曲江上元宵节(即闹花灯)的场景。
首句“落星万点,一天宝焰下层霄”,便将元宵节的灯火辉煌描绘得淋漓尽致。星星般点点的小灯笼在夜色中燃烧,与天际的火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壮观的景象。“人间叠作仙鳌”进一步描绘了人间的热闹景象,人们把花灯做成各种形状,有如仙山般的鳌中藏着各种珍宝,生动地展现了元宵节的繁华与热闹。
“最爱金连侧畔,红粉袅花梢”这两句则描绘了元宵夜的美人。金连是一种花灯,而红粉袅花梢则是形容女子的美丽。她们在元宵夜中,欣赏着金连和灯火,享受着节日的欢乐。
“更鸣鼍击鼓,喷玉吹箫。曲江画桥。记花月、可怜宵”描绘了元宵夜的各种声音和气氛。鼍击鼓象征着热闹,喷玉吹箫则描绘了元宵夜的欢乐气氛,人们在曲江上吹箫击鼓,热闹非凡。
“想见闲愁未了,宿酒才消”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元宵夜景的感想。他想象人们在这个热闹的节日中,或许有人因为一些事情而感到忧愁。然而,这些忧愁在刚刚消解的酒力下已经烟消云散,人们再次享受节日的欢乐。
最后,“东风摇荡,似杨柳、十五女儿腰。人共柳、那个无聊”,东风轻拂,就像在摇动杨柳的腰肢。人们和柳树一样,都摆脱了忧愁和烦恼,显得十分愉快和轻松。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元宵节灯火辉煌、人们欢乐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喜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诗词作品。
相关句子
- 相国谋深古来少,想见智囊谈未了。-- 出自《送萧晋卿西行》作者:[宋]李伯玉
- 圆未了。-- 出自《渔家傲·方令庚生初皎皎》作者:[宋]黄裳
- 愁未了。-- 出自《玉漏迟 七夕行台诸公见饯 读画斋丛书本》作者:[元]滕宾
- 长吟未了。-- 出自《齐天乐·蜕仙飞佩流空远》作者:[宋]陈恕可
- 云雨人间未了。-- 出自《秋蕊香·懒浴新凉睡早》作者:[宋]吴文英
- 楚山青未了。-- 出自《谒金门·春不老》作者:[宋]无名氏
- 溯丹青未了。-- 出自《玉漏迟 与畅纯父学士同舟过鹿门山》作者:[元]姚燧
- 脉脉霏霏未了。-- 出自《摸鱼子·又孤吟》作者:[宋]张炎
- 子规啼未了。-- 出自《谒金门·人已老》作者:[宋]吕渭老
- 吟香未了。-- 出自《齐天乐·东风又入江南岸》作者:[宋]周密
- 新妆未了。-- 出自《玉烛新·梅花新霁後》作者:[宋]赵文
- 想见山村。-- 出自《减字木兰花·阻风中酒》作者:[宋]戴复古
- 想见瑶池仙韵。-- 出自《烛影摇红·风入虞弦》作者:[宋]鼓峰
- 想见鸥边。-- 出自《减字木兰花·玉烟浮动》作者:[宋]范成大
- 想见牵衣。-- 出自《减字木兰花·举头无语》作者:[宋]黄庭坚
- 想见绿窗低。-- 出自《浪淘沙·长记去年时》作者:[宋]吴潜
- 闲愁几许。-- 出自《点绛唇·秋晚寒斋》作者:[宋]葛胜仲
- 莫惹闲愁。-- 出自《减字木兰花·云容皓白》作者:[宋]苏轼
- 莫闲愁。-- 出自《其二》作者:[宋]柳永
- 闲愁最苦。-- 出自《摸鱼儿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作者:[宋]辛弃疾
- 闲愁浪有。-- 出自《摸鱼儿·怪西风》作者:[宋]卢祖皋
- 闲愁似扫。-- 出自《瑞鹤仙·南州春又到》作者:[宋]吕胜己
- 休问闲愁。-- 出自《浪淘沙·斜日挂汀洲》作者:[宋]李曾伯
- 宿酒残更。-- 出自《减字木兰花·花随人去》作者:[宋]朱敦儒
- 宿酒尚微醺。-- 出自《菩萨蛮·方池新涨蒲萄绿》作者:[宋]赵长卿
- 宿酒醺难醒。-- 出自《小桃红/连理枝》作者:[宋]刘过
- 宿酒更频中。-- 出自《风入松 清明日湖上即事》作者:[元]张翥
- 宿酒更频中。-- 出自《风入松 清明日湖上即事》作者:[元]张翥
- 睡思才消赖有茶。-- 出自《鹧鸪天·睡思才消赖有茶》作者:[元]谢醉庵
- 歌再起,人再舞,酒才消。-- 出自《乌夜啼·晚花露叶风条》作者:[宋]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