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一作萧静诗,题云三湘有》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意思: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开后到三湘。

出自作者[唐]贾至的《巴陵夜别王八员外(一作萧静诗,题云三湘有》

全文赏析

【注释】:
  这是一首情韵别致的送别诗,一首贬谪者之歌。王八员外被贬长沙,以事谪守巴陵的贾至给他送行。两人“同是天涯沦落人”,在政治上都郁郁不得志,彼此在巴陵夜别,倍增缠绵悱恻之情。

  这首诗先从诗人自己离别洛阳时写起:“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记得在那暮春时节,一簇簇的柳絮纷纷扬扬,我贾至当时怀着被贬的失意心情离开故乡洛阳,梅花盛开的隆冬时分,来到三湘。以物候的变化表达时间的变换,深得《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遗韵。开首两句洒脱飞动,情景交融,既点明季节、地点,又渲染气氛,给人一种人生飘忽、离合无常的感觉。如今友人王八员外也遭逢同样的命运,远谪长沙,临别依依,不胜感慨:“世情已逐浮去散,离恨空随江水长。”如今,世俗人情已如浮云般消散了,唯有我们两人的友谊依然长存,有多少知心话儿要倾诉。然而,现在却又要离别了,那满腔的离愁别绪,有如湘江水般悠长。第三句所说“世情”,含意极丰富,包括人世间的盛衰兴败,悲欢离合,人情的冷暖厚薄……这一切,诗人和王八员外都遭遇过,并同有深切的感受。命运相同,可见相知之深!世情如浮云,而更觉离情的缱绻难排,有类流水之悠长。结句比喻形象,“空随”二字似写诗人的心随行舟远去,也仿佛王八员外载满船的离恨而去。这一个“空”字,还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而又依依惜别的深情。

  唐人诗中抒写迁谪之苦、离别之恨者甚多,可谓各申其情,各尽其妙。而此诗以迁谪之人又送迁谪之人,情形加倍难堪,写得沉郁苍凉,一结有余不尽,可称佳作。

  (何国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贾至(718—772)字幼隣,河南洛阳人,贾曾之子。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卒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年五十五岁。擢明经第,为单父尉。安禄山乱,从唐玄宗幸蜀,知制诰,历中书舍人。时肃宗即位于灵武,玄宗令至作传位册文。至德中,将军王去荣坐事当诛,肃宗惜去荣材,诏贷死。至切谏,谓坏法当诛。广德初,为礼部侍郎,封信都县伯。后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卒,谥文。至著有文集三十卷,《唐才子传》有其传。

关键词解释

  • 三湘

    读音:sān xiāng

    繁体字:三湘

    意思:
     1.湖南·湘乡、湘潭、湘阴(或湘源),合称三湘。见《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诗文中的三湘,多泛指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地区。
      ▶唐·李白《江夏使君叔席上赠

  • 洛阳

    读音:luò yáng

    繁体字:洛陽

    英语:loyang

    意思:(洛阳,洛阳)
    牡丹的别称。因唐·宋时洛阳盛产牡丹,故称。
      ▶明徐渭《牡丹赋》:“何名花之盛美,称洛阳为无双,东青州而南

  • 柳絮

    读音:liǔ xù

    繁体字:柳絮

    英语:catkin

    意思:
     1.柳树的种子。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因以为称。
      ▶南朝·梁·庾肩吾《春日》诗:“桃红柳絮白,照日复随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