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素问十六首》
主病则用之,上药或弗取。
主病则用之,上药或弗取。
意思:
主病时就使用它,上药物或不可取。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读素问十六首》
全文创作背景
《读素问十六首》是宋代文学家方回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组诗。方回,字万里,号虚谷,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他于南宋景定年间登第,知严州。后降元,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往来杭歙间。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甚为潦倒。 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与方回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方回生活在南宋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例如,在第三首诗中,他写道:“民命无魂鹿覆蕉,王师早晚下全吴。”这表明他对南宋政权的不满和对北方侵略者的愤慨。 此外,方回还通过这组诗表达了对医学知识的热爱和对古代医书《素问》的研究。例如,在第一首诗中,他写道:“此身无恙鬓双皤,随处依然把一窝。”这表明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坚持学习医学知识。
相关句子
采芝供上药,拾槿奉晨餐。
-- 出自《刘侍御朝命许停官归侍》作者:[唐]皇甫冉
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
-- 出自《高松》作者:[唐]李商隐
上药行当就,殊庭庶可期。
-- 出自《读汉武帝纪》作者:[宋]司马光
菖蒲古上药,结根已千年。
-- 出自《菖蒲》作者:[宋]陆游
金奁调上药,宝案读仙经。
-- 出自《道家四首奉敕撰》作者:[唐]张说
厚味不腊毒,上药能愈疾。
-- 出自《幽居即事》作者:[宋]陆游
奴欺主病慵锄草,魔笑翁衰免散花。
-- 出自《次韵赵克勤吏部六首》作者:[宋]刘克庄
厥数则用六,是为归藏焉。
-- 出自《题三易备遗》作者:[宋]葛寅炎
但本变有不少脱误处,则用景元本校补。
-- 出自《天仙子 寿白云平章 以上江刻本雪楼乐府五十》作者:[元]程文海
月出东山之上。
-- 出自《昭君怨·月出东山之上》作者:[宋]刘辰翁
乾之下,坤之上。
-- 出自《宝藏主请赞》作者:[宋]释妙伦
嵩山之上,螺江之角。
-- 出自《寄三山彭鹤林》作者:[宋]白玉蟾
舞燕赵之上色。
-- 出自《山中楚辞》作者:[南北朝]江淹
一之上,三之下。
-- 出自《彰圣辉长老请赞》作者:[宋]释师范
龟手之药或以封,皋皮之座啸自彻。
-- 出自《寄台教王吉甫》作者:[宋]陈著
草阁枕书常谢客,花谿行药或逢人。
-- 出自《何湖东先生约社有作次韵》作者:[明]鲁铎
牧野诛独夫,夷齐尚弗取。
-- 出自《学诗吟十首》作者:[宋]方回
会难别易略不恤,有乐弗取真吴呆。
-- 出自《移席茅山东顶徐永年避酒而去作歌嘲之》作者:[明]沈周
诗句原文
三品别贵贱,四制寄奇偶。
主病则用之,上药或弗取。
得士寒畯可,量才世胄否。
豕苓鸡壅言,吾亦闻庄叟。
关键词解释
上药
(1).指仙药。《神农本草经》卷三:“上药令人身安命延,昇天神仙,遨游上下。” 唐 李商隐 《高松》诗:“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 冯浩 注引《本草注》:“茯苓通神灵,上品仙药也。”
(2).疗效极高的上等药物。《旧唐书·职官志三》:“凡药有上、中、下三品,上药为君,中药为臣,下药为佐。” 宋 王君玉 《国老谈苑》卷一:“ 田锡 为諫议大夫,疾亟,进遗表。 真宗 宣御医賷上药驰往,已无
上药详解
之上
读音:
拼音:
zhī shàng
五笔:pphh
之上的解释
词语分解
之的解释 之 ī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
之上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