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偈颂十七首》 分明对物收税,何用商量一叶扁舟载大唐。

分明对物收税,何用商量一叶扁舟载大唐。

意思:分别对物收的税,为什么用商量一页扁舟载着大唐。

出自作者[宋]释智愚的《偈颂十七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一种对传统经典和学问的独特见解。 首句“尽信书不如我书,识得个字不如忘却个字”是诗人的核心思想,他主张读书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而不是盲目地接受书本上的知识。他认为,即使是最权威的经典,也可能存在误解或偏见,因此不能完全相信。同时,他提倡忘记一些字句,不要过于执着于其中的解释,而是要将其放在更大的背景和语境中去看待。 “九经诸子徒尔藻饰,一大藏教尽是药方”是对传统学问的批判。诗人认为,传统的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的学说,只是表面的华丽装饰,没有实质性的价值。相反,佛教和印度教等宗教哲学,才是真正的智慧和启示,它们就像药方一样,能够解决人们的困惑和痛苦。 “分明对物收税,何用商量一叶扁舟载大唐”则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态度。他认为,学问应该是一种对事物的深入理解和洞察,而不是一种争论和辩论。同时,他也认为,没有必要通过一叶扁舟去承载整个大唐的文化和学问,因为真正的学问应该是在心中,而不是在船上。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传统学问的深刻反思和对学问的独特理解。它强调了读书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批判了传统学问的表面化和空洞化,并提倡真正的学问应该是一种对事物的深入理解和洞察。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尽信书不如我书,识得个字不如忘却个字。
九经诸子徒尔藻饰,一大藏教尽是药方。
分明对物收税,何用商量一叶扁舟载大唐。

关键词解释

  • 一叶

    读音:yī yè

    繁体字:一葉

    意思:(一叶,一叶)

     1.一片叶子。
      ▶《列子•说符》:“宋人有为其君以玉为楮叶者,三年而成……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唐·李白《

  • 收税

    读音:拼音:shōu shuì 五笔:nhtu

    收税的解释

    词语分解

    • 收的解释 收 ō 接到,接受:收发。收信。收支。收讫。收益。 藏或放置妥当:这是重要东西,要收好了。 割断成熟的农作物:收割。收成。麦收。 招回:收
  • 分明

    读音:fēn míng

    繁体字:分明

    短语:澄 冥 历历 旁观者清 一清二楚 清 白纸黑字

    英语:clearly demarcated

    意思:
     1.明确;清

  • 何用

    读音:hé yòng

    繁体字:何用

    意思:
     1.为什么。
      ▶《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孔颖达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
      ▶《谷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绝之也。

  • 商量

    读音:shāng liáng

    繁体字:商量

    短语:相商 协和 说道 共谋 协议 议 合计 商 谋 计议 商谈

    英语:consult

    意思:
     1.商决

  • 扁舟

    读音:piān zhōu

    繁体字:扁舟

    英语:canoe

    意思:I
    小船。
       ▶《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