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庭前两好树》 荣华不随时,寂寞幸相慰。

荣华不随时,寂寞幸相慰。

意思:荣华不随时,寂寞到互相安慰。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庭前两好树》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淡然自处、不随波逐流的情怀,描绘了庭前的两棵好树。诗人通过对树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那些追逐荣华富贵、浮躁不安的人生态度进行了批判。 首句“庭前两好树,日夕欣相对”,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将两棵树拟人化,赋予它们以生命和情感。它们在庭前日夜相对,相互陪伴,象征着诗人的宁静生活和内心的孤独。 “风霜岁苦晚,枝叶常葱翠”,这两句描绘了树的坚韧和生命力。即使在风霜严寒的晚秋,它们依然枝繁叶茂,充满生机。这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坚韧和乐观。 “午眠背清阴,灵坐荫高盖”,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日常的生活场景。他在树荫下午睡,或在树下冥想,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享受。 “东城桃李月,车马倾闤闠”,诗人通过描绘城市中的繁华景象,与自己庭前的宁静生活形成对比。这反映了诗人对喧嚣世界的疏离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而我不出门,依然伴憔悴”,然而,诗人自己却不出门,依然陪伴着庭前的树,过着憔悴的生活。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坚持和对浮躁社会的批判。 “荣华不随时,寂寞幸相慰”,最后两句是诗人的自嘲和自我安慰。他不随波逐流,追求内心的宁静,虽然寂寞,但得到了树的陪伴和慰藉。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对浮躁社会的批判,以及对荣华富贵的不屑和对简单生活的坚持。这种淡然自处、不随波逐流的情怀,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庭前两好树,日夕欣相对。
风霜岁苦晚,枝叶常葱翠。
午眠背清阴,灵坐荫高盖。
东城桃李月,车马倾闤闠。
而我不出门,依然伴憔悴。
荣华不随时,寂寞幸相慰。
君子固有常,小人多变态。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荣华

    读音:róng huá

    繁体字:榮華

    英语:high honour

    意思:(荣华,荣华)
    I

     1.草木茂盛、开花。
       ▶《荀子•王制》:“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

  • 随时

    读音:suí shí

    繁体字:隨時

    短语:无时无刻

    英语:at any time

    意思:(随时,随时)

     1.顺应时势;切合时宜。
      ▶《易•随》:“

  • 寂寞

    读音:jì mò

    繁体字:寂寞

    短语:寂 众叛亲离 落寞

    英语:lonesome

    意思:
     1.空虚无物。
      ▶《吕氏春秋•审分》:“是故于全乎去能,于假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