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杜先生诗》 我行同范蠡,师举效浮丘。

我行同范蠡,师举效浮丘。

意思:我行与范蠡,老师推荐效果浮丘。

出自作者[唐]孙偓的《寄杜先生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的诗。诗人身处蜀国,远离故乡楚地,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朋友的牵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立志要像范蠡、浮丘那样有所作为,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决心。 首句“蜀国信难遇”,表明诗人在蜀国的生活并不容易,与故乡的联系也十分稀少。这里的“信”指的是书信,意味着诗人与故乡的联系主要依靠书信来维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种联系变得越来越困难。 第二句“楚乡心更愁”,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楚国是诗人的故乡,而“楚乡”则是指诗人心中的故乡。诗人在蜀国生活,心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使他感到更加忧愁。 第三句“我行同范蠡,师举效浮丘”,表达了诗人立志要像范蠡、浮丘那样有所作为的决心。范蠡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大臣,他辅佐越王勾践,使越国逐渐强大起来。浮丘则是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者,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诗人将自己比作范蠡、浮丘,意味着他要努力学习他们的品质和才能,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 最后一句“他日相逢处,多应在十洲”,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盼。十洲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境之地,象征着美好的未来。诗人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故乡,与亲人朋友重逢,共度美好时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抱负。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范蠡、浮丘等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使诗歌更具深度和内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蜀国信难遇,楚乡心更愁。
我行同范蠡,师举效浮丘。
他日相逢处,多应在十洲。

关键词解释

  • 范蠡

    读音:fàn lǐ

    繁体字:範蠡

    英语:Fan Li

    详细释义:人名。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春秋楚人。与文种同事越王句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以灭吴,尊为上将军。蠡以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

  • 我行

    读音:wǒ xíng

    繁体字:我行

    意思:犹言我这里。
      ▶《水浒传》第十四回:“雷横又骂道:‘贼头贼脸贼骨头,必然要连累晁盖!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

  • 浮丘

    读音:fú qiū

    繁体字:浮丘

    意思:
     1.即浮丘公。
      ▶《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三》:“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李善注引《列仙传》:“浮丘公接王子乔以上嵩高山。”
      ▶唐·李白《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