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白马》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意思:可怜马上郎,意志现在谁见。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白马》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近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是一首描绘战争场景和战争痛苦的诗。 首句“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描绘了一幅战士归来的画面,白马疾驰,空鞍上插满了双箭,象征着战士的英勇和豪迈。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马上勇士的同情和对战争的痛心。勇士的英勇和豪迈在战争中已经无人看见,反映出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近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这两句诗描绘了战争的紧张和残酷。主将即将被处决,半夜里还在商议战争,表现出战争的无常和无情。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丧乱之痛的感慨。战争导致许多人死亡,死亡的原因五花八门。诗人用“霰”这种自然现象来形容自己的泪珠,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悲痛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场景和战争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人通过对马上勇士、主将和丧乱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无情和残酷,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珍视。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情感表达,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近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意气

    读音:yì qì

    繁体字:意氣

    英语:personal feelings

    意思:(意气,意气)

     1.志向与气概。
      ▶《管子•心术下》:“是故意气定,然后反正。”
     

  • 可怜

    读音:kě lián

    繁体字:可憐

    短语:怜 惜 体恤 怜惜 悯 不忍 同病相怜

    英语:pitiful

    意思:(可怜,可怜)

     1.值得怜悯。

  • 马上

    读音:mǎ shàng

    繁体字:馬上

    短语:立 就 随即 迅即 眼看 应时 这 当时 旋踵 即 及时

    英语:immediately

    意思:(马上,马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