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戍客南归》 北别黄榆塞,南归白云乡。

北别黄榆塞,南归白云乡。

意思:北另外黄榆塞,南归白云乡。

出自作者[唐]于濆的《戍客南归》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感人的诗,它以一种深情而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事业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忠诚和孝道的崇高追求。 首句“北别黄榆塞,南归白云乡”,描绘了诗人离开黄榆塞,也就是北方边境,回到白云乡,也就是他心中理想之乡的情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和悲凉。 “孤舟下彭蠡,楚月沉沧浪”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他乘着一叶孤舟,穿越彭蠡泽,也就是鄱阳湖地区,而楚地的月亮沉落在沧浪之中,象征着诗人的思乡之情如江水般深沉。 “为子惜功业,满身刀箭疮”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事业的热爱和对自身伤痛的无奈。他为了儿子,珍惜自己的功业,但同时也忍受着满身的伤痛。这种矛盾的心情,展现了诗人的坚毅和深情。 最后,“莫渡汨罗水,回君忠孝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和孝道的崇高追求。他叮嘱自己不要渡过汨罗水,这个地方是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也是诗人心中忠孝的象征。他希望自己能够坚守忠孝之道,不辜负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通过描绘诗人的思乡之情、对事业的热爱、对伤痛的无奈以及对忠孝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崇高品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北别黄榆塞,南归白云乡。
孤舟下彭蠡,楚月沈沧浪。
为子惜功业,满身刀箭疮。
莫渡汨罗水,回君忠孝肠。

关键词解释

  • 黄榆塞

    引用解释

    黄榆多产于我国 东北 、 华北 和 西北 等边境,因以借指边塞。 唐 《戍客南归》诗:“北别黄榆塞,南归白云乡。”

    读音:huáng yú sāi

  • 白云乡

    《庄子·天地》:“乘彼白云,游于帝乡。”后因以“白云乡”为仙乡。旧题 汉 伶玄 《飞燕外传》:“吾老是乡矣,不能效 武皇帝 ( 汉武帝 )求白云乡也。”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诗:“何由首西路,目断白云乡。” 宋 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诗:“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 宋 陈师道 《再和寇十一》之二:“名字不归青史笔,形容终老白云乡。”

    <

  • 黄榆

    读音:huáng yú

    繁体字:黃榆

    意思:(黄榆,黄榆)

     1.树木名。落叶乔木,树皮有裂罅,早春开花。产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木材可供建筑和制傢具、农具、车辆。
      ▶唐·张籍《凉州词》之三:“凤林关里

  • 塞南

    读音:sāi nán

    繁体字:塞南

    意思:边塞以南的地区,指中原。
      ▶宋·王安石《明妃曲》之一:“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宋·王安石《入塞》诗之一:“尚有燕人数行泪,回头却望塞南流。”

  • 云乡

    读音:yún xiāng

    繁体字:雲鄉

    意思:(云乡,云乡)
    白云乡,白云聚集之所。指深山中道士修炼或高士隐居之所。
      ▶唐·陈子昂《续唐故中岳体玄先生潘尊师碑颂》:“有唐·高宗兮天子之光,好道乐仙兮思彼云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