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海集雨霁登连天观》 高台十日不曾登,雨後榰藤拄晚晴。

高台十日不曾登,雨後榰藤拄晚晴。

意思:十天不曾登上高台,雨后榰藤条拄着晚晴。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南海集雨霁登连天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登高的清新自然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秋天的忧郁情绪。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高台十日不曾登,雨后榰藤拄晚晴”,描绘了诗人许久未登高台,雨后初晴,用藤杖支撑着身体登高远眺的情景。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为下文的景色描绘铺垫了氛围。 颔联“城外诸峰迎落照,松根细草总斜明”,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拟人手法,描述了城外山峰迎着落日余晖的景象,同时以松根和细草在斜阳中的明暗变化,细腻描绘出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动人。 颈联“眼穿岭北书不到,秋入海南愁顿生”,诗人的视线穿越了岭北,但书信却无法到达,秋天来临,海南也顿生愁绪。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无法联系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秋天带来的忧郁情绪。 尾联“只有荷花旧相识,风前翠盖为人倾”,只有荷花是旧日相识,在风前摇摆的翠绿色荷叶为人倾倒。这里以荷花为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依赖,同时也以荷花的翠盖倾倒,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也在风中摇摆,充满了情感。 整首诗以雨后登高为主线,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秋天的忧郁情绪。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引人入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台十日不曾登,雨後榰藤拄晚晴。
城外诸峰迎落照,松根细草总斜明。
眼穿岭北书不到,秋入海南愁顿生。
只有荷花旧相识,风前翠盖为人倾。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高台

    读音:gāo tái

    繁体字:高檯

    英语:hathpace

    详细释义:本指楼台、房屋。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操大喜,遂命作高台以庆之。』后比喻高堂、父母。南朝陈?丘迟?与陈伯之书:『将

  • 晚晴

    读音:wǎn qíng

    繁体字:晚晴

    意思:
     1.谓傍晚晴朗的天色。
      ▶南朝·梁·何逊《春暮喜晴酬袁户曹苦雨》诗:“振衣喜初霁,褰裳对晚晴。”
      ▶唐·高适《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诗:“晚

  • 十日

    读音:shí rì

    繁体字:十日

    意思:
     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尧命后羿射落九日。
      ▶《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淮

  • 不曾

    读音:bù céng

    繁体字:不曾

    短语:无 远非 罔 没 毋 绝非 靡 莫 从不 从未

    英语:never

    意思:未曾,没有。
      ▶南朝·宋·刘义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