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再和乐道》 洗耳濯缨何足道,愿同沉醉复高吟。

洗耳濯缨何足道,愿同沉醉复高吟。

意思:洗了洗帽带何足道,愿同沉醉又高吟。

出自作者[宋]韩维的《再和乐道》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之美与人生之乐的结合。诗人通过描绘凤凰台下的林、鸭子陂中的水,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与朋友共享这种美景,以及在幽静中弹琴、吟诗的愿望。 首联“凤凰台下芳林合,鸭子陂中绿水深”,诗人以凤凰台和鸭子陂作为自然之美的象征,描绘了它们周围的环境,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丰富的自然画卷。凤凰象征着吉祥,台下芳林合,意味着生命之树常绿,鸭子陂中的绿水深,则描绘出水的清澈与深度。 颔联“不惜清光输曲沼,欲将幽韵伴鸣琴”,诗人表达了愿意将自然之清光献给曲沼,愿意用自然之幽韵陪伴朋友的鸣琴。这里既有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与朋友共享自然之美的期待。 颈联“余波及晋良惭昔,春服沿沂正在今”,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朋友们的感激之情,他们能感受到自然之美,并愿意一同分享这份美好。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现在时光的珍惜,愿意在春日里与朋友们一同沿沂河畔漫步,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尾联“洗耳濯缨何足道,愿同沉醉复高吟”,诗人表示自己愿意洗耳濯缨,即洗去尘世的烦恼,与朋友们一同沉醉于自然之美,共同高声吟诗。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之美和表达对朋友们的感激之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愿意与朋友们一同分享美好时光的愿望,体现了友情和共享的美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凤凰台下芳林合,鸭子陂中绿水深。
不惜清光输曲沼,欲将幽韵伴鸣琴。
余波及晋良惭昔,春服沿沂正在今。
洗耳濯缨何足道,愿同沉醉复高吟。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祖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

关键词解释

  • 濯缨

    读音:zhuó yīng

    繁体字:濯纓

    意思:(濯缨,濯缨)
    洗濯冠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南朝·宋·殷景仁《文殊师利赞》:“体绝尘俗,故濯缨

  • 沉醉

    读音:chén zuì

    繁体字:沉醉

    英语:drunkenness

    意思:
     1.  大醉。
      ●《三国志•蜀志·蒋琬传》:“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

  • 洗耳

    读音:xǐ ěr

    繁体字:洗耳

    意思:
     1.表示厌闻污浊之声。
      ▶《孟子•尽心上》“古之贤士,何独不然”汉·赵岐注:“乐道守志,若许由洗耳,可谓忘人之势矣。”
      ▶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尧让天下

  • 何足

    读音:hé zú

    繁体字:何足

    意思:犹言哪里值得。
      ▶《史记•秦本纪》:“﹝百里傒﹞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六:“颖心怆然,即寤,语诸左右,曰:‘梦为虚耳,亦何足怪。’”明·李贽《复夏道甫》

  • 高吟

    读音:gāo yín

    繁体字:高吟

    意思:
     1.高声吟诵;高声歌唱。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二•伤歌行》:“伫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
      ▶唐·郑谷《作尉鄠郊送进士潘为下第南归》诗:“结绶位卑甘晚达,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