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夜投西寺》 江月上秋衣,来敲远寺扉。

江月上秋衣,来敲远寺扉。

意思:江上的月亮上秋衣,来敲远寺门。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夜投西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江月上秋衣,来敲远寺扉》是一首描绘秋夜江上月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想的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首句“江月上秋衣,来敲远寺扉”,诗人以江上月色为背景,描绘了秋衣轻轻敲打着远处的寺庙门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和象征的手法,将秋衣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仿佛它主动来敲门一样。 “栖禽惊客至,睡仆讶僧归”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动态。栖息的鸟儿被客人的到来惊醒,睡梦中的仆人惊讶于僧人的归来。这里通过描述鸟和仆人的反应,生动地表现了夜的寂静和人们对未知的惊奇。 “钟度行廊尽,灯留浴院微”两句描绘了夜晚的寺庙景象。钟声随着夜色穿过走廊,逐渐消逝;浴院的灯光则留下来,微弱地照亮着周围。这两句诗以钟声和灯光为线索,将夜晚的寺庙景象串联起来,营造出一种深沉而静谧的氛围。 最后,“非无招旅馆,禅寂愿相依”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他并非没有投宿的旅馆,但他更愿意在禅寂中与寺庙相依。这里诗人流露出对禅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欣赏,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江上月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夜晚寺庙的景象和人物的反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月上秋衣,来敲远寺扉。
栖禽惊客至,睡仆讶僧归。
钟度行廊尽,灯留浴院微。
非无招旅馆,禅寂愿相依。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秋衣

    读音:qiū yī

    繁体字:秋衣

    意思:
     1.秋日所穿的衣服。
      ▶唐·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诗之四:“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
      ▶唐·戴叔伦《山居即事》诗:“养花分

  • 江月

    读音:jiāng yuè

    繁体字:江月

    意思:
     1.江面上空的月亮。
      ▶南朝·梁·何逊《宿南洲浦》诗:“违乡已信次,江月初三五。”
      ▶唐·张说《赠赵侍御》诗:“夜楼江月入,朝幌山云捲。”
      

  • 上秋

    读音:shàng qiū

    繁体字:上秋

    意思:孟秋。指农历七月。
      ▶《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又言自二月以来,令各具精甲壮马,将以上秋南寇。”
      ▶胡三省注:“上秋,谓七月。”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