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身泥沙勿妄出,世人重味轻天物。
意思:藏身泥沙不要随便出来,世人重味轻视万物。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有所叹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蛙鸣聒聒满我池,我宁知尔乐与悲》是一首对蛙鸣的独特思考,它以蛙鸣为引子,引发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深思。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蛙鸣的喜恶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类社会中自然与人类关系的一种深刻理解。
首先,诗人在开头就描绘了蛙鸣的场景,“蛙鸣聒聒满我池,我宁知尔乐与悲”。诗人以蛙鸣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蛙鸣的感受。他并不因为蛙鸣扰人清梦而感到烦躁,反而对蛙鸣产生了共鸣,感受到了蛙鸣中的喜怒哀乐。这种情感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接着,诗人引出了周公的故事,“周公洒灰教后世,顾我龌龊不忍施”。周公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贤明君主,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诗人借用周公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人类社会中自然与人类关系的一种思考。他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不应该随意破坏自然环境,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这种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然后,诗人又引出了越人对待蛙鸣的态度,“越人嗜汝过刍豢,芼以芳香侑朝饭”。越人是古代的一种民族,他们对待蛙鸣的态度与诗人不同。他们将蛙鸣视为一种美妙的音乐,将它们加入到食物中,以此来享受生活。这种态度体现了越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
最后,诗人以一句“藏身泥沙勿妄出,世人重味轻天物”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对人类社会中自然与人类关系的一种深刻理解。他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不应该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同时,他也提醒人们不要过分追求味觉上的享受而忽视了自然界的珍贵。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和表达。它通过蛙鸣这一场景,引发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类社会中自然与人类关系的一种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考意义,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