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宅神庭孰与游,董贤舜禹莽伊周。
意思:德宅神庭和谁交往,董贤舜禹王莽伊周。
出自作者[宋]陈普的《咏史上·扬雄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德宅神庭孰与游》,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首诗似乎是在赞美某处宅院的神圣氛围,以及描述了作者在其中游历的感受。然而,深入分析这首诗,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以及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的前两句“德宅神庭孰与游,董贤舜禹莽伊周。”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德宅的赞美和向往。这里的“德宅”可能指的是一处具有高尚品德和道德风范的宅院或地方。作者认为,在这样的地方游历,能够感受到一种神圣和庄重的气氛,这与董贤、舜禹、莽、伊周等历史人物所代表的道德典范是相通的。
接下来,“余腥用尽桐江水,重费寒潭九曲流。”这两句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进一步描绘了德宅的神圣氛围和作者在其中游历的感受。这里的“余腥”可能指的是某种残留的恶臭或污秽之气,而“桐江水”则象征着纯洁和高尚。作者认为,为了追求这种高尚境界,即使需要用尽桐江水,也值得付出代价。而“重费寒潭九曲流”则形象地描绘了为了到达德宅所需要经历的艰难险阻和曲折道路。
从整体上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德和道德风范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比喻和象征手法,作者描绘了德宅的神圣氛围和作者在其中游历的感受,并表达了对纯洁和高尚境界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和对道德价值的重视,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此外,从这首诗中还可以看出作者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和热爱。通过引用董贤、舜禹、莽、伊周等历史人物,以及描述桐江水的象征意义,作者展示了其对古代道德典范和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意识。
总之,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文化内涵的佳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德和道德风范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